通过动静对比突出主体
动静对比是一种利用图像中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对比的拍摄方法。动静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具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感,适于拍摄有多个主体的题材,例如拍摄成群的鸟类时。运用动静对比可以创作出富有新意的画面。动与静这一对矛盾体在画面中交相映衬、互相协调,使平稳的画面中不至过于统一而缺乏变化,令画面的主体更加突出。
![]()
【焦距:100mm 光圈:f/3.2 快门速度:1/1000s 感光度:400】 振翅飞舞的蜜蜂与树上的梨花形成动静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氛围
通过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人们在观看照片时,很容易将视线停留在较清晰的对象上,而对于较模糊的对象,则会自动“过滤掉”。虚实对比的表现手法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即让主体尽可能清晰,其他对象尽可能模糊。
![]()
【焦距:100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200】 利用大光圈将后面的三枝花朵虚化,更能突显主体的形式美
通过明暗对比突出主体
合理运用画面的明暗对比,能够很好地突出主体。由于视觉习惯决定了,绝大多数人通常先注意画面中更明亮的对象,因此,一幅明暗对比鲜明的画面中,处于亮处的对象往往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观者的关注。在拍摄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1~2挡曝光补偿,使画面有强烈的明暗对比,或者通过将亮色调的对象安排在较暗的拍摄环境中,以有效突出画面主体。
![]()
【焦距:210mm 光圈:f/4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100】 悬崖上的羚羊与深谷的暗影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使主体更加突出
通过大小对比突出主体
大小对比通常指的是利用景物自身的大小特征,或借助镜头的透视效果和不同的拍摄位置,来强调获得主体与陪体间大小的对比关系。在实际拍摄时既可以以大衬小,也可以以小衬大,例如,庞大建筑物边的人群常用于衬托建筑物的宏伟,而拍摄平静水面上的小舟时,水面则被用来衬托小舟。
![]()
【焦距:15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400】 拍摄连绵的山体时,将前景的水牛一并纳入画面,二者形成大小对比,更能突显主体的气势美
构图中的环境
一幅摄影作品中,除了主体和陪体以外,还有些元素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用于烘托主题,并丰富画面的层次。通常习惯上将处在主体前面的环境组成部分称为前景,位于主体后面的则被称为背景,其主要作用是衬托表现主体。
前景在画面中的5大作用
利用前景辅助说明画面
前景可以帮助主体在画面中形成完整的视觉印象。有时候仅仅依靠主体很难展现事物全貌,甚至无法使观者清楚地了解摄影意图。因此,在拍摄时适当地以前景作为辅助元素,不但可以交代环境、说明画面,还可以美化整体效果,使画面内容更丰富。
利用前景美化画面
利用前景美化画面的手法常见于风光、人像、微距等题材的拍摄中。前景可以是花、草地、树木等景物,表现形式可以是虚化的,以更好地突出主体;也可以是清晰的,如拍摄大海时作为前景的礁石、桥梁,以增强画面的延伸性,牵引观者的视线。
![]()
【焦距:20mm 光圈:f/13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200】 拍摄山体时,将前景的水面和木桥一并纳入画面中,拍出的山景画面更具美感
利用前景辅助构图
前景可以用于辅助构图,最常见的方式是拍摄城市风光时,在画面的前景处安排人、物、花、树等对象,而在画面的背景处则是高楼大厦,这样可以形成大小对比的效果,突出建筑的雄伟。
利用前景增加画面的空间透视感
在拍摄时,通过调整拍摄角度,使画面前景的景物线条呈现一定的透视感,可增加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例如,可以利用桥、建筑线条、礁石等景物线条。
![]()
【焦距:27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200s 感光度:100】 摄影师通过将海面的长桥作为前景,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