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343|回复: 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带着微单去西藏 索尼A7RII的自驾行摄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9-2 0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玩摄影多年之后,对于有些题材、有些器材、有些人、有些景都有些倦怠了的时候,幸运的我碰上了西藏,而且还是去西藏自驾。很多人说,你玩摄影不应该早就去过西藏采风么,怎么才去。我总是在想,当我还没想好为什么要去的时候,索性干脆不去,但等我想好了的时候,我却没时间了。生活就是这么奇妙。同样奇妙的事还在于,这次去西藏的器材选择。




确定去西藏的时候,索尼的那支G大师镜头FE 70-200mm F/2.8 GM OSS镜头只是发布了还没确定上市,我便想着为了能更好的记录西藏的美,干脆辛苦一点儿,带着佳能1DX和5DSR两套机身镜头去得了。可奇妙的事儿就在临行前的72个小时里发生了,索尼没征兆地宣布这支70-200mm恒定2.8光圈的镜头上市了,并且我还在临行前拿到了测试样头,于是我的西藏之行器材清单也就是biu的一下大换血了。

聊聊器材 双机双镜的便利性



先来看看这次西藏之旅的器材构成吧。A7RII机身两台,分别挂FE 16-35mm F4 ZA和FE 70-200mm F2.8 GM OSS这两只镜头。两台A7RII相机其实无需多言,在超过4000万像素还是全画幅传感器的相机里,估计很难有再比A7RII轻巧的了。对于第一次进藏就要挑战5200米珠峰大本营的我来说,其实对于缺氧和体力消耗还是略有忌惮的,因此在机身的选择上还是保守的选择了轻巧的A7RII。


使用16mm超广角拍摄的羊卓雍错,A7RII+FE 16-35mm F4 ZA拍摄

而两只FE全画幅镜头在焦段够成上实现了,16mm广角端的风光拍摄,35mm端搞定人文纪实视角,70mm端抓去中焦距人像和景物细节,200mm端轻松应对远景风光和人文纪实中一些不便于接近拍摄的场景。可以说两支镜头,对于应对旅行摄影中的95%的场景已经可以轻松搞定了。


200mm端拍摄的羊卓雍错靠近浪卡子县湖边的油菜花田。A7RII+FE 70-200mm F2.8 GM OSS拍摄

此外,因为西藏高原的风景有着,广有广阔的气势,细又有细腻峻秀。因此我还特意带了一支1.4倍增倍镜给70-200mm镜头备着。虽说增倍镜不是使用频率特高的镜头,但一次旅行中难免会碰上又漂亮又够不到的场景。带上也是给自己一个心里上的安全感,况且这次西藏之行在最需要远射的地方,还真就用上了。也算对得起我,这一路从林芝背到珠峰大本营的汗水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5 收起 理由
红山幻影 + 2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9:01 | 只看该作者
聊聊雨中的布达拉宫

没去拉萨的时候,以为拉萨是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的,毕竟拉萨又叫日光城,可是我真的图样图森破了。万万没想到,雨季中的西藏,真是用现实给我上了一堂地理气候课啊。


初来拉萨,以为拉萨应该是这样的! A7RII+FE 16-35mm F4 ZA拍摄

雨季来西藏尽可能还是别在早上出门行动,因为气温的原因,很可能一直到早上10点都还是下雨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么准确的雨停时间,看我这一张张冒着雨拍的照片,你就能知道雨中逛布达拉宫是多么酸爽的感觉了。


但实际上我们一早排大队进布达拉宫的时候是这样的。 A7RII+FE 16-35mm F4 ZA拍摄


登上布达拉宫一处小广场,这时从毛毛雨变成了小雨,而且伴随很低的温度。

有人说,雨中逛布达拉宫别有一番风味,毕竟纯白色的布达拉宫是观音的象征,而雨水的飘落也好似观音的眼泪。


等我们约10点半从布达拉宫出来了,这绵绵的细雨也算是停了。A7RII+FE 70-200mm F2.8 GM OSS拍摄


雨停了,周围又再次沉浸在生机盎然之中,一个藏族小女孩正在摘路边的格桑花。 A7RII+FE 70-200mm F2.8 GM OSS拍摄

雨中布达拉宫的拍摄,着实难为坏了我随身带着的两台A7RII相机和两支镜头了。有过在小雨里拍摄经验的人应该知道,这种环境里拍摄特别让人纠结。打伞拍很影响拍摄效果,不打伞又担心器材受潮。幸亏索尼的A7RII和两只专业级FE镜头在密封性上做了很好的保护设计,才让我的这次西藏拍摄之旅没提前歇菜。


经过小雨的洗礼,两台相机算是彻底“湿身”了。经过实践检验,这种程度的雨淋对这两台相机来说可以轻松hold住。

也正是在布达拉宫的这次雨中拍摄,让我对索尼的全画幅微单系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以前总以为微单设计的比较单薄,可能防护性不会太好,但经此一役,皮实耐用的形象算是确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9:01 | 只看该作者
聊聊静音拍摄下的人文与寺庙

静音快门这个功能,是我认为索尼给这个世界上所有纪实摄影爱好者们“最好的礼物”。为啥这么说?兹道啥叫“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虽然说西藏人民被老司机们历练多年,可能已经不怎么躲镜头了,但是碰到你“咔咔”的一顿拍,难免内心也会紧张,显出意思不自然的神情来,这挺好的一幅纪实人文大片,不就打折扣了么。


在拉萨街头,用静音模式拍摄街市


用静音模式拍摄正在转塔的藏民

再者,没有了快门声,在一些寺庙里拍摄也是对周围参观或者正在祷告祈福的藏民的一种尊重。你想,你那儿正静心参禅呢,突然“咔咔”几声快门响,是不是听扰乱你内心的“inner peace”的。


仍然是静音模式外加使用70-200mm长焦镜头,远远的注视正在祷告的老僧人。


在萨迦寺门前,碰上正在边走边转经筒的老奶奶,不想惊扰她,所以迅速将相机切换到静音模式


萨迦寺解脱梯前,几个刚刚锁上楼梯门的小和尚正在交流着什么。

这静音拍摄的确有上面我说的,不打扰,给予被拍着尊重的优点。此外,我们还能通过自定义菜单,在“fn”菜单里,设置静音模式快速切换按键,可以说这一设计相当便利,但是A7RII的静音拍摄模式也有可以再改进的地方。A7RII可能是受到自身4000多万像素的制约,故而不能实现5张每秒连拍功能,希望索尼公司可以听到群众的呼声,在下一代机身上尽快完善静音模式下的连拍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9:02 | 只看该作者
聊聊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虽然说珠峰的片子,以及上珠峰大本营这件事儿,对于佳友的不少网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为啥我还是要说呢?其实很简单,就因为我背了一路的1.4倍增倍镜,在拍珠峰的时候终于排上了用场,我也是不想让这些千辛万苦,冒着险些高反的风险拍的照片“埋没”在硬盘里,所以就恬不知耻的拿出来和大家聊聊了。


快到珠峰的时候我就不自觉的给相机加上了1.4倍增倍镜


珠峰大本营的高台之下,用长焦镜头讲珠峰主峰和前景的经幡压缩到了同一张画面里

就目前来说,索尼虽然已经有决心逐步扩大和强化FE镜头群的丰富性,但正像罗马不是一天盖起来的,索尼镜头也非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毕竟微单面临着法兰距短的客观因素,因此平衡镜头尺寸和画质方面,而且是越往长焦和大光圈做越困难。


在珠峰大本营的高台上,通过200mm端加装1.4倍增倍镜后,获得280mm的焦距后,便能将珠峰拉近到这个程度。对于初到珠峰大本营的我来说,透过取景器看到这样的场景还是很激动的(看看我这,没有见过世面样子!哈哈)

不过,这次的70-200mm焦段配上1.4倍增倍镜后,这支镜头也能达到280mm的远射焦段,再加上A7RII好歹也是4000万以上俱乐部的成员。遇到实在够不着的景儿,这像素足够咱们可劲儿剪裁了。况且,280mm已完全足够在珠峰脚下拉近我们和珠峰峰顶的距离了。


索尼A7RII+FE 70-200mm F2.8 GM OSS+1.4倍增倍镜,在珠峰1号营地拍摄远处的珠峰

带着微单去旅行

生活不知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谁都爱去,但是驮着一大堆东西去,远方也成了苟且。微单适时的出现可以说挽救了不少心怀远方还比较懒的文艺青年,比如说我这样的。而全画幅微单A7RII的出现,除了是来缓解广大懒癌晚期患者的痛苦的同时,其实还通过高像素和静音拍摄,以及4K视频录制功能,带给现在的摄影玩家一种全新的影像娱乐体验,毕竟我们在一次旅行中想要拍摄的,想要表现的,想要记录的场景环节很多。我想索尼全画幅微单系列,恰恰就是给去远方旅行的人能实现更多想象空间的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9-2 11:47 | 只看该作者
好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9-2 11:47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9-2 11:47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9-2 11:47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9-2 11:48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9-2 11:48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9-2 11:48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9-2 11:48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9-2 11:49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9-2 11:49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9-2 11:49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