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奖得主卡塔姿娜·科兹拉中国首展开幕 2016-7-19 14:38|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98| 评论: 0|来自: 色影无忌
摘要: 艺术世界中女性与身体的特殊维系,让女性这一性别概念成为众多艺术形式的缪斯,尤其是经常涉猎身体的摄影、影像以及行为艺术等方式。
艺术世界中女性与身体的特殊维系,让女性这一性别概念成为众多艺术形式的缪斯,尤其是经常涉猎身体的摄影、影像以及行为艺术等方式。年初泰特美术馆展览“为镜头而表演(Performing for Camera)”探讨了影像与艺术家们行为之间的关系,随即,泰特新馆就宣布将更多地呈现女性艺术家展览。从哈佛大学女性美术馆馆长到佳士得亚洲区女总裁,艺术世界中女性崛起的力量总是伴随有行为、身份认同甚至可以具体到影像的概念上。 现在,这股潜流来到了中国——2016年7月16日,荣获威尼斯双年展最高荣誉的女性艺术家卡塔姿娜·科兹拉(Katarzyna Kozyra)个展在位于北京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行,这也是这位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
《动物金字塔》,卡塔姿娜于1993年创作 此次展览由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玛瑙(Manuela Lietti),卡塔姿娜·科兹拉基金会总监兼策展人安娜·瓦莱夫斯(Anna Walewska)以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策展人沈宸三人联合策展,集中回顾了卡塔姿娜·科兹拉艺术实践中最为重要的影像作品,触及科兹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生涯至今所实验和探究的所有重大问题。
展览现场 刚进入展厅,你就能感受到艺术家萨满一般的奇特想象:叠在一起的动物剪影坠在墙上,旁边的墙上还附有作品《脸(Faces)》里一张张惊恐的脸部特写,斯特拉文斯基( Стравинский)著名的《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不定时的回荡在展览空间,行为艺术《侏儒画廊》的照片挂在高高的角落里,让人难以察觉还略带对观者的戏谑。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作品编排形式,梳理出了艺术家长达二十多年的艺术表达线索,让整个展览场域诡异而又极具吸引力。
在中国再现的《动物金字塔》 《动物金字塔》(Pyramid of Animals),这件给科兹拉带来国际声望、并标志着她从此登上了当代艺术舞台的作品,在现场以图腾剪影的方式得以再现。“今天我将《动物金字塔》的黑影再现于此,是为了表明动物在死后的平等,并思考童话中的动物、现实中的动物以及再现在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艺术家在介绍作品时说。《动物金字塔》取材于《格林童话(Grimms Märchen)》,艺术家不齿波兰对待不同动物的态度,并用童话残酷的揭露了我们的伪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