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平的不平凡路 2016-8-24 10:15|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75| 评论: 0
摘要: 有人说,没有郎平,就没有这支“长脸”的中国女排。是的,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多年受大众喜爱,郎平是如何走过这30多年的呢?其中的辛酸与喜悦、收获与失去只有她自己知道。2016里约奥运会上 ...
有人说,没有郎平,就没有这支“长脸”的中国女排。是的,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多年受大众喜爱,郎平是如何走过这30多年的呢?其中的辛酸与喜悦、收获与失去只有她自己知道。
2016里约奥运会上的中国女排
那时全民偶像:小鹿纯子和郎平
1978年10月,郎平加入中国女排。此时她17岁,身高1米85。她弹跳力强,摸高可达3.17米,技术变化多,攻击凶猛,作为主攻手,外号“铁榔头”。“那时全民偶像只有两个:一个是小鹿纯子,一个是郎平。”
五连冠英雄女排精神“诞生”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郎平自传《激情岁月》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1981年首夺世界杯冠军;1982年首个世锦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折桂,首个“三连冠”;1985年再夺世界杯冠军;1986年荣膺史上第一个“五连冠”。“五连冠”,被赋予了冠军之外的更多内涵,并最终归结为“女排精神”,延续至今。
退役求学发誓不当
在自传中,她自述被体委敲打的经历——
郎平曾与领队一同申请改造训练基地经费,事后,相关资金疑似被挪为他用,该领队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铁榔头”被国家体委严厉批评。郎平耿耿于怀,发誓不当官。1986年退役后,郎平拒绝了北京体委副主任的职位。1987年4月,郎平离开北京,选择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
转行教练从零开始
郎平第一次接手中国女排时的处境,就是从零开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1998年世锦赛银牌,两次决赛,均惜败于正处“白金一代”的古巴队。郎平递上了辞呈。在女排和家庭中,郎平第一次选择了后者。
远走意大利完成“原始积累”
在1999年离开中国后,郎平栖身意大利摩德纳。不到一年,她就率队获得意大利联赛冠军,一年后又获得欧洲联赛冠军,2002年成就联赛和杯赛双冠王。“Jenny”(郎平英文名)成了摩德纳英雄。2004年郎平执教意大利诺瓦腊俱乐部获超级杯和联赛冠军。2005年,她告别了意大利,开启了美国征程。
执教美国有故事恒大请回“铁榔头”
郎平潜意识里仍把自己当做“CHINA的一员”,“我把中国队的训练时间记成了美国队的,翻译跟我沟通,我才意识到,又把自己当成中国队教练了。”
再次出现,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平大战”,郎平率美国队击败陈忠和执教的中国女排,那段时间,有球迷不理解:为什么郎平要带着外国球队打中国?郎平在一次采访时透露,去美国原因有二:一方面,她需要更高的平台,另一方面,她希望照顾在美国生活的女儿。而去的前提是,郎平确信中国女排已经走出低谷。此时,恒大集团正筹建全国首家职业化的女排俱乐部,计划聘请像郎平这样高水平的教练。关键时刻,许家印亲自出马,大力支持她回归国家队执掌帅印。
再出发演绎“王者归来”
2013年4月25日,郎平以“救世主”的宿命再次执掌起女排教鞭。那时,中国女排4年换了3位教练,已经陷入绝境,已经没有第二个能够接手或敢于接手的教练。郎平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调教队伍,朱婷、袁心玥、张常宁……一个个年轻好手脱颖而出;世锦赛亚军,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接着,郎平王者归来。2014年世锦赛,亚军;2015年亚锦赛,冠军;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如今,欧洲、美洲和亚洲强队,都打上郎平烙印,她才是世界女排格局的掌舵人,堪称传奇。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年受万众膜拜,并仅仅是因为体育。而30年来,中国女排的所有荣誉,几乎都和郎平相关。因为有她的地方,就有奇迹。无论是30年前还是现在,游走在排球最前线的郎平,始终透彻地体会着如何承受一个国家荣誉、全民期待之重,而这又何尝不是整个中国体育的使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