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刚接触摄影的影友们在拍摄的过程中,有没有对于光圈.快门.iso.还有曝光补偿什么的都是用数字来表示,每次拍照都免不得要摆弄这些参数的设置,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一时找不到北,没关系!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摄影也不例外。只要了解到个中原理,那么面对参数的设置都会胸中有成竹。今天我看到了一篇关于在摄影中的一些法则。现分享大家一起探讨!以下讲到的几个法则,其实都不难理解,一起进入看看吧!
1. ISO值: ISO值影响画面效果主要在于高ISO值拍摄出来的画面会比较粗糙,因为噪点和颗粒会增多。所以一般来说,ISO值需要设置到可能的最小。比如在晴天室外的时候,可以设置到ISO 100。而在室内灯光下,因为光线比较弱,所以手持相机拍摄的时候需要提高ISO值,到ISO 400 ~ ISO 800左右。
2. 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在两种情况下需要注意。一是拍摄会运动的物体,比如行人,车,水流等。快速的快门可以有助于定格运动画面的瞬间,慢速快门可以拍摄出动感;二是光线情况不是很佳,并且用手持拍摄的时候。尽可能不让快门速度慢于安全快门,否则画面会比较容易发生抖动。
3. 光圈: 在拍摄任何一张照片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光圈,因为光圈不光影响画面的亮度,还影响画面的景深效果。
拍风景时光圈要小一些,一般设置成f8左右。如果需要拍摄的画面涵盖了很大的范围,比如从脚下的石块一直到很远的天空,则光圈值需要设置为f16或者更小;拍摄人像或者小品的时候则恰好相反。为了突出人物等主体并且不让画面显得很杂乱,光圈需要大一些,一般设置成比f4更大比如f2.8,或者有些定焦镜头的最大光圈能达到f1.4,f1.2等等。
4 对于初学者在室外拍摄的情况,更为简单直接的曝光参数确定准则可以归纳为:
ISO值:ISO 100
光圈值:拍摄人物或者小品——用最大光圈
拍摄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天空的风景——用光圈f/16
拍摄延伸范围不大的风景——用光圈f/8
快门速度:光圈优先模式下直接由相机给出,不需要考虑
一般范围风景f/8光圈示意图
免测光曝光:“阳光16法则”
“阳光16法则”是一个非常棒的法则。它所讲述的是:从日出2-3小时后到日落2-3小时前,在明亮的阳光(即没有云,雾和污染的阻隔)正面照耀下的物体适度曝光值为:光圈等于f16,快门速度等于ISO值的倒数,以及所有与其等效的曝光组合。以前在每一盒富士或者柯达负片的胶卷盒子上,均会把这一法则印上。按照“阳光16法则”所描述的,适用这一法则的环境应当遵循下面几点:
1. 时间性:必须为日出2-3小时后到日落2-3小时前。简单来讲,也就是太阳高高挂起的这么一段时间里。不能是太阳刚出来,或者已经快落下去了。
2. 方向性:必须为太阳正面照射到的物体。
3. 直接性:必须没有任何云层、雾气的阻隔,污染要没有或者很少。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天空中是可以有云的,只要太阳所处的位置没有云层就行了。
4. 距离性:被摄物体不能太近,阳光16法则对于拍微距不适用。
5. 平均性:被摄主体应该是颜色很复杂的环境或者接近于平均色调的单一物体。如果被摄主体太白或者太黑可以稍作调整。
如果不是晴天无云呢?是不是就没有类似的法则了?答案很肯定,有的!若设定快门速度为ISO的倒数不变,则以下情况适度曝光的光圈f值为:
薄云 f11
多云 f8
厚云(阴天) f5.6
乌云 f4
当然,所有与上面等效的曝光组合也都是可以的。这里很多朋友会问,什么叫做薄云?什么又叫做乌云呢?如果不知道怎么分辨天气,岂不是没有多大用处。这个担忧是有意义的。下面我来讲讲如何分辨。
晴天的特点有两个:1. 在室外会有些许刺眼的感觉;2. 比较高的杆状物体(如电线杆,人之类的物体)会在地面上留下很深的阴影。因为如果地面上停了一辆车,无论什么天气车底一定是有很深的阴影的。所以高一点的杆状物体才比较有参考性。
薄云的特点是:比较高的杆状物体仍在地面上留有阴影,但是影子非常的浅。
多云的特点是:1. 比较高的杆状物体在地面上没有阴影;2. 抬头看天空,太阳所在位置云层的颜色呈白色或浅灰色,其他位置的云大多呈浅灰色。
厚云的特点是:太阳所在位置云层的颜色呈浅灰或者中灰色,其他位置的云大多呈中灰色,可能有少量呈深灰色。
乌云的特点是:太阳所在位置云层的颜色呈中灰或者深灰色,其他位置的云大多呈深灰色,可能有少量呈偏黑色。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