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62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北漂”摄影师和他的地铁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11-10 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北漂”摄影师和他的地铁之旅
2016-11-8 10:04|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72| 评论: 0|来自: 网易新闻


摘要: 2011年4月21日,北京地铁1号线,车厢里走出一名时髦的女青年。张星海拍摄 对“北漂”摄影师张星海来说,每天承载千万客流的北京地铁像个舞台:乘客是京剧里的“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亮相”后便匆匆离去。 ...






2011年4月21日,北京地铁1号线,车厢里走出一名时髦的女青年。张星海拍摄


        对“北漂”摄影师张星海来说,每天承载千万客流的北京地铁像个舞台:乘客是京剧里的“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亮相”后便匆匆离去。
        他把镜头对准这个“舞台”上的面孔,一拍便是十年。
        近来,他把照片制成视频短片《北京,北京》发布在网络上,迅速引起关注。
        他说,这是一个街头摄影师对北京的解读,也是一个孤独外乡人在繁华都市挣扎的真实写照。
        44岁的张星海是北京一家报社的摄影记者,工作中的拍摄对象大多是会议、论坛上的人。而上下班的地铁里,他拍的是身边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张星海


        在他保留的4000多张照片中,有上班族、小学生、行乞者、农民工、流浪歌手和外地游客,还有抓小偷的便衣、收瓶子的老妇、发广告的小伙,偶尔也会看到打扮奢华的贵妇和身材高挑的模特。
        过去十年,北京的地铁版图飞速扩张,现有18条线路、总里程574公里。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900公里。
        张星海第一次体验地铁是1999年,那年,他怀着作家梦来到北京。他学汉语言文学,却在很长时间里不得不从事收入微薄的体力劳动,直到2006年才当上报社编辑。后来,他羡慕摄影记者的“长枪短炮”,于是省吃俭用,花一千多元买了台胶片单反。
        改变他摄影思路的是一部记录中国西北生活的专题片。片中“农民打土坯”等西北特有的场景,勾起了他对陕西老家的回忆。
“我突然明白,打动人心的摄影不是花花草草和漂亮的风景,而是要关注人,关注当下普通人的存在。”




2014年12月25日,地铁10号线,进入梦乡的情侣。张星海拍摄


由于孩子小,他的业余拍摄不能占用太多时间。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三小时自然成了他的选择。
        然而,把镜头对准陌生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到他在拍,友好的人会点点头,一笑而过;介意的人会扭过脸,或者“回敬”他一个“白眼儿”;严重的,人家就直接拒绝,甚至报警要求删照片。
        一次,他看到一个女孩闭着眼,等待外国男友亲吻。他鼓足勇气走过去,举起相机对着女孩的脸就拍。谁料女孩的眼睛睁开了,恼羞成怒,一把抓住他的相机背带。不一会儿,警察来了。张星海当着女孩的面儿把一整卷胶卷曝了光。
后来,他索性在上车前就把相机挂好,露在外面,像是大大方方告诉周围的人:“我是来拍照的。”



2011年7月21日,国贸地铁售票大厅里,两名发型师背着他们的模特一闪而过。张星海拍摄


        由于冲洗胶片的成本提高,他把相机换成数码,但时至今日,他仍拒绝用手机拍摄作品。“总感觉拿出手机是在偷拍。”
一次,他在车厢里看到有两个弹着吉他的卖唱者,便举起相机,结果周围的人都拿出手机来拍。这阵势吓坏了卖唱者,大喊一声“快跑”,歌没唱完就跑掉了。
        愉悦的场景在他记忆里并不多。张星海说,他拍人生百态,但主题是“失落”。躺倒的醉汉,哭泣的女人,昏昏欲睡的白领,满脸汗珠的工人,都能勾起他的共鸣,他从人们的表情里读出生活的忧伤和不易。
        让张星海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在地铁里售卖诗集的“诗人”。他一路吆喝,却无人搭理,就像诗一样,离人们渐行渐远。张星海说他也曾喜欢读诗,但为了生计,诗和远方都不在了。


2015年12月30日晚上10点多,地铁2号线,一位“诗人”在车厢里兜售他的诗集。诗集的名字叫《失》。张星海拍摄


        他的作品入围了今年的阮义忠摄影人文奖。评委严志刚认为,张星海的作品就像质朴的白话文,讲述了一个摄影师普通的日常生活。“我几乎相信,通过照片,摄影师看到的就是自己——一个在北京闯荡生活的外乡人,好奇麻木无奈厌倦却上瘾般无法摆脱。千篇一律的表情和画面的重复就是作品最大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张星海曾在地铁里两次遇到拿着相机的摄影师王福春。王福春以常年拍摄“火车上的中国人”而知名。看到王福春发表的地铁照片,张星海觉得很了不起,但和《火车上的中国人》相比,“不那么鲜活”。
但他认为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因为拍摄对象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独立,注意隐私,时刻保持距离。
张星海的地铁照片也见证了社会变迁。2006年,地铁里还有看报纸和卖报纸的人,现在只剩看手机的人;过去人们戴口罩是防唾沫星儿,现在是防PM2.5。
        最近几年,一些城市出台地铁里“禁止拍照”的规定,引发争议。2015年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投票者反对地铁“禁拍”,8.1%的网友非常介意出现在陌生人的镜头里。
        张星海并不知道“禁拍”规定,不过他也不想再拍地铁了。他想结束“北漂”,回到陕西老家,去拍乡村生活,为自己留个念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6-11-10 11: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学习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10 11: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学习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15:53 | 只看该作者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11-10 11:01
谢谢分享 学习欣赏支持。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15:53 | 只看该作者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6-11-10 11:01
谢谢分享 学习欣赏支持。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1-10 21: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学习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1-10 21: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学习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1-11 18:36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支持,老徐来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1-11 18:36 | 只看该作者
{:7_296:}{: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20: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唐河老徐 发表于 2016-11-11 18:36
浏览支持,老徐来学习了!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20: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唐河老徐 发表于 2016-11-11 18:36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20: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11-10 21:41
谢谢分享 学习欣赏支持。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1 20: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11-10 21:41
谢谢分享 学习欣赏支持。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