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参加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报告会 图文:中国光影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19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第三十七个纪念日。回溯历史,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经走过一段很长的道路,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民间组织是成立于1965年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1982年,它提议将每年4月18日设立为“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二届大会上得到批准。自2001年起,每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均设立一个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提出“乡村景观”这一遗产日活动. 每一年的4月18日, ICOMOS国际科学委员都会提议不同的主题,并组织多样的庆祝活动,推广宣传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多样性以及文化遗产与生活相关性的了解。2019年,ICOMOS提出“乡村景观”这一遗产日活动主题,今年国际遗址日的主题旨在拉近公众与乡村景观遗产的距离,了解这类遗产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认识到在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中遇到的挑战。此类遗产能够为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农业景观遗产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国际古迹遗址日是建立公众链接,促进社会公众交流,引导公众保护乡村景观遗产,创造和挖掘乡村景观遗产,改造并丰富乡村景观遗产的最佳契机。 2019年的文化遗产宣传季将以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专题活动为总起,IICC-X届时将联合多所大、中、小学,举办文化遗产专题辩论赛,以促进国际古迹遗址日精神的推广,促进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推动遗产保护的代际传承,实现保护理念、精神、经验的代际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文化比重的日益增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工作需要切实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做到既确保文化遗产本体、内涵、价值的妥善保护,又做好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的传承弘扬,更加尊重并关注每一个承载着生活、智慧和故事的个体,保护和传承广大人民群众的珍贵记忆、让参与遗产的每一个人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河南省文物局和南阳市文物局的通知,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开展活动工作。 组织开展公共考古活动,参观“黄山遗产”考古发掘工地,现场发放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单,制作宣传版面,制作“文物保护人人有责”横幅,开展百人签名活动。 4月18日下午,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南阳市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报告会在汉画馆多功能会议厅举行。南阳文物局局长赫玉建出席会议并讲话。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风剑介绍“黄山遗址”考古发掘新发现。 会上,赫玉建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现阶段南阳的文物保护利用的现状和成果,并指出,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发挥文物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推动南阳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来自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古建所等文物部门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在听取相关介绍后都纷纷发言,为进一步发掘黄山遗址提出建议,并对建设古城南阳、保卫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