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林科院开展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历史文物 党日教育活动 中国光影网南阳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19年6月18日下午,天气炎热,南阳市林科院在南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接官亭,开展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历史文物党日教育活动。南阳接官亭隶属于南阳市林科院院内,南阳市林科院认真执行文物法规,落实保护文物的方针,组织党员开展保护文物,打扫卫生党日活动。中国光影网南阳金韵摄影部5名摄影师参加拍摄活动。 南阳接官亭位于南阳市东北郊3公里处的老庄林科所古驿道上,现存建筑为:便门一间、客厅一座、正房五间、两侧曲尺形单坡廊房各四间。现由南阳市林科所负责保护,2002年3月被公布为南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官亭是古代驿道上的重要建筑设施,为迎送过往、离职、到任的古代官员的礼仪性活动场所。南阳接官亭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原有规模可能较大,现仅存一处相连的便门、客厅、正房及两侧廊房,构成一处半封闭的院落布局。接官亭地处偏僻,院落内杂树丛生,经岁月沧桑、颓败气息的南阳接官亭就隐于枯枝败叶之中,透视的却是南阳文化的丰厚底蕴。 传说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世宗朱厚熜(熜,读音是cōng,部首是火。基本意思为用麻茎捆扎成的火炬,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长子。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朱厚熜承统,为世宗皇帝,年号嘉靖。)南巡承天时来过。据说他自京师出沿太行山东麓抵郑州,趋方城道至南阳,和随从大臣来接官亭休息时,还信步登上离官亭一箭之地的烽火台向西遥望并手指十里之外的城门问:“那不是南阳城门楼吗?”南阳地方官员忙跪禀道:“是南阳东城门楼”。据说世宗没进南阳城而是越淯水南下,因他留下“南阳城门楼”的金口玉言,使得本为二层的南阳东城门楼按皇城规格建成了三层。此事倘若为真,那当是南阳接官亭最高级别的接待任务了,地方官员虽诚惶诚恐只怕招待不周,但迎送接待过皇上,估计也会脸上有光引以为荣了。 不光迎送过往官员,接官亭亦承担着迎接到任知府的任务。新知府到任,鸣锣开道,大队人马随从护送。南阳府属下官吏、名流绅士等等诸人,都会到接官亭恭候迎接。新知府在接官亭穿上新官服,接受旧知府移交的大印,交接完毕后,新官队伍入城到府衙,再开始举行一番繁杂的莅任礼…… 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再诗意,也终究只是临时休息之地或者饯别之所。李白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只是人生路上,谁不是旅人?谁又不会发出灵魂的声息呢?接官亭又见证过多少官场风云和旅人命运呢?这小小的甚至看上去尚有点颓废的院落,虽早已告别了历史使命,却深蕴着古代官场文化、官署文化等诸多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也牵系着悠悠古驿站等曾经的人文历史信息,甚至也是封建社会晚期建筑的物化象征,它何尝不是一处地标性的人文景观呢?它何尝不能成为一处地标性的人文景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