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府衙新莽铸币遗址考古体验活动纪实(四)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赵改革 2019年10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河南省文物考古院,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联合开展“南阳府衙新莽铸币遗址考古体验”活动,来自南阳伯鑫少儿画室团队,南阳工业学校书法协会,南理工大学英语系志愿团以及文物爱好者100多人参加了活动,在参观前,马骥向各位参加考古体验的朋友提出要求,要求要做到爱好文物,保护文物,遵守考古发掘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文明游客。现场伯鑫少儿画室团队同学向游客发放文物法宣传彩页,受到游客的欢迎。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5名摄影师全程跟踪报道。 在活动现场,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燕睿为受邀而来的100多名学生和群众以及自愿前来参加活动的文化志愿者,详细讲解了“什么是考古”、“怎么进行考古”以及考古发掘的意义。同时结合新莽铸币遗址、墓葬出土的遗物,给群众生动介绍了遗物的种类、用途。极大的引起了群众们的兴越,纷纷询问遗物的有关知识。 活动结東之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本信,南阳府衙博物馆馆长刘绍明在现场与文物爱好者进行交谈,南阳文物个研究所燕睿发言,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也成为一名考古学家,现场解答学生和群众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来自南阳理工学院94级英语系的叶欢说“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在我眼中,一件件文物,历经岁月的洗礼辗转到我们面前,其实就像是一个个历经风雨的生命,有太多的故事和感受想和人们诉说。文物的价值不在于多值钱,多精美,而是他们是否展现大历史的转折,大文化。每一件流传下来的文物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故事,这些都是国家宝藏” 王莽与他的四次币制改革: 王葬(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西汉末年“新朝”建立者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夺汉朝皇位,公元9年1月15日至23年10月6日在“真皇帝”位。王莽统治期间,天下大乱。地皇四年(公元23年),更始军攻入长安,同年10月6日,王葬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享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王莽当政后,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以及对百姓的财富掠夺,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刀币和布币都在改革中恢复,但从形态上与春秋战国时的并不相同。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剩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王虽然在政治上是个失败者,可是铸钱却是一把好手,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都是古钱史上的精品,王莽钱币品种繁多,钱形上有大胆突破,且制作非常精良,字体采用极为秀丽的垂针篆体,在工艺上达到了中国古代铸币技术的巅峰。王莽钱币俗称为“莽钱”,历来为钱币收藏家所重视。但他的币制改革,却以失败落幕。他当政时共进行了四次币制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