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南阳日报记者张 曦)12月7日,参加纪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5周年媒体开放日和“丹水两地情”北京市民南阳行的媒体记者和首都市民,齐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并一路踏访,实地感受渠首所在地及沿线的发展变化、风土人情、厚重文化,推动加深京宛两地友谊,巩固丹水情缘。
参观淅川县软籽石榴基地 南阳日报记者 张 曦 摄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日报、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南阳广播电视台等28家中央、北京市和我省、我市主要媒体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天,北京市民代表和媒体采风团走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淅川,参观淅川渠首大坝、移民展览馆、渠首北京小镇及内乡县河南福瑞兹石斛基地等地,目睹了水源地的优质水源和保水质、护运行的实际工作,实地感受了南阳的风土人情、厚重文化。
在丹江口水库,水质监测工作人员现场抽取丹江水供大家品尝。品尝过后,北京市民代表张凤敏说:“我第一次来南阳,在了解到南阳人民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付出的巨大贡献后,我深深体会到了水的来之不易。以前,北京的水碱成分比较高,南水北调的水过去以后,水质变软了,现在几乎看不到茶垢了。今天,在现场又看到这么多护水员保护水质,我们喝得更放心了。”
在淅川县软籽石榴基地、内乡县河南福瑞兹石斛基地,采风团一行详细了解了京宛协作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内乡县灌涨镇居民会雪娥对石斛基地的投建十分感激,她告诉记者,之前她是贫困户,除了农忙时在地里干活,剩下的时间一直待在家中,现在有了京宛合作的石斛基地,她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感谢京宛合作给我们带来的机会,让我能在家门口上班,工作不是很累,也能照顾到家庭,我挺满意的。”
据了解,2014年北京市与河南省结对协作开展以来,双方不断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水源地的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通过双方5年来的共同努力,协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