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红色文化公益宣讲百场行》走进南阳市十里铺小学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马骥 2021年6月8日上午,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红色文化公益宣讲百场行》走进南阳市十里铺小学。 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公益宣讲团”在南阳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支持见证下挂牌成立。宣讲团由国家、省、市各类道德模范,优秀传统文化讲师,书画家,艺术家,资深律师、心理咨询师,公安、交警、消防等专业技术人才,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优秀志愿者等组成。 2021年3月3日,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公益宣讲团红色文化公益宣讲百场行启动,这是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的具体实践,也是向建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我们一起学习红色故事,汲取红色营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中国的红色文化,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酝酿,到新中国成立时已历经长达28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内容。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依然是鼓舞、激励人们继续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红色文化的内容很丰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两点:一是爱国主义情怀;二是艰苦奋斗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受屈辱的历史,但中国人民酷爱自己的家园,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进行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胜利。 再看艰苦奋斗精神。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面对缺吃少衣的条件,中国人没有畏惧,而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使革命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仅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还创建了一个充满无限光明的新中国。 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精髓。人们寻访前辈人的足迹,缅怀他们的战斗历程,就是要将这两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永葆其强大的推动力量。 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阳市十里铺小学组织开展“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党史故事会,会议有幸邀请到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的马骥老师、张海霞老师、马中燕老师,此次红色故事会,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心中有梦想、心中有榜样,缅怀红色历史,追忆峥嵘岁月,聆听红色故事经典,用仰慕的情怀感受历史蕴含的感动,用赤诚的心追寻革命先驱不朽的足迹。 马骥老师,是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党办宣教部主任。他热心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自参加南阳市志愿者公益协会以来,一直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活动,是志愿者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和骨干参与者,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志愿者公益活动。 张海霞老师,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公益宣讲团成员,同时也是一名“五防讲师”,在2017年5月至今在上百所中小学、幼儿园做了100余场五防公益讲座,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校园欺凌。 老师和同学带来了激情昂扬的红色故事分享,他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革命先辈的感人故事。 首先是马骥老师和大家分享红色故事——【他是最小的抗日英雄,牺牲的时候仅仅五岁】,五岁的他面对敌人饼干、糖果的诱惑毫不动摇,临死前大喊:“我不做亡国奴!不吃满洲饭!不喝日本水!”他还紧紧的抱着妈妈的脖子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怕,你抱紧我一点。他叫小金子,是东北抗日军领军人物王凤阁将军的儿子,小金子和父母一起,死在了日寇的手里。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唯有珍惜眼前的一切,奋发图强,日后方才能振兴中华,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蓝天!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代人,张海霞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代代流传的英雄故事《王二小》,情到深处,感人肺腑,张海霞老师不禁热泪盈眶,声音哽咽。历史的星空里,一个个小英雄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耀人寰!永远令我们感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原名阎富华)用他年幼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不朽的抗日凯歌,硝烟虽然已经远去,可他的名字将永远在我们的心里铭记,他的事迹将永远传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