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3-5-25 08:31 编辑
黄山遗址,十里庙遗址公园设计规划座谈会在文物保护研究院召开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3年5月24日,黄山遗址,十里庙遗址公园设计规划座谈会在文物保护研究院召开, 南阳在地理位置上有特殊性,位于北纬32度,是地球上最适宜动植物生存的纬度带,南阳盆地是中国南北气候交界的重要节点,是作用着南北文化交流的核心地区,位于南阳北部的黄山遗址既有北方的仰韶文化遗存,也有南方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存。” 该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以独山玉和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家庭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工厂式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石家河时期也规模化生产玉石器,可填补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空白。 南阳黄山遗址是河南省南阳市的一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南阳市的西南部,距离市区大约有20公里。该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已经成为了河南省境内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黄山遗址是一处大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它的面积达到了约20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石器。在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骨器等文物,这些文物都是河南地区早期文化遗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黄山遗址所在的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这里曾经是一个重要的产粮区。在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农业工具和作物,这些作物包括小麦、稻谷、粟和高粱等。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骨器、石器和陶器等文物。 在黄山遗址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值得关注。例如,在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大型墓葬群,这些墓葬都是由多个墓室组成的,并且它们都有明确的年代和用途。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大型祭祀场所和陶窑等文物遗存。黄山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和植物种子等文物。这些文物都是在当地农民耕地时被发现的,这些农民可能是为了采集植物种子或动物骨骼而来到这里进行耕种。此外,一些动物骨骼也被发现了,这说明当时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畜牧业和养殖业。 南阳黄山遗址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区早期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技术水平,还为我们了解中国早期文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研究方向。同时,它也为我们了解河南地区早期文化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重要来源和线索。1959年考古发掘1600平方米,发现3处房基和57座墓葬。 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城北黄山村白河西岸, 分布在高出地面 27 米的小山丘上, 东西长 600 米,南北宽 500 米,面积30 万平方米。1956年春天,原南阳县在进行文物调查时就发现了这处遗址,收集到石斧、陶器等遗物,确定其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59年1月,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为配合焦枝铁路建设,在遗址西南部和北部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试掘过程为了考虑保护文化遗址而未清理到底,但依然发现房基3处,不同时期的房屋10间。其中有一处屋群略呈方形,每边通长 9~10 米,有 6 间房屋交错相连 在一起。它们有的独成一室,自开门户,设置烧灶; 有的两间互通而以隔墙分开,共设一灶; 还有单独的长方形套间房屋,屋中间都有隔壁层,辟为一大一小两间,每间中部都有灶坑。 还发现墓葬 87 座,其中成人墓 44 座,儿童瓮棺葬 17 座,长方竖穴墓 26 座等,全部埋在灰 层中,均无随葬品。黄山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出土了鼎、钵、壶、盆、罐、豆、碗、盘、杯、器座、环、纺轮等各种陶器,除陶器外还出土骨器57件,石器67件。其中石器有斧、铲、镰、 凿、砺石等;玉器有铲、凿、璜;骨器有镞、簪、针、锥环、匕等;陶器有鼎、钵甑、罐、 碗、杯、盆、纺轮、弹丸等。制法均以手制为主,兼有轮制. 十里庙遗址,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东北5公里十里庙砖瓦厂东侧。面积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出土遗迹有墓葬、灰坑、窖穴、房基、水井;遗物有铜镞、铜刀、坩埚、陶范、陶鬲、陶鼎、陶尊、陶罐、陶盆、石斧、石铲、石刀、卜骨等。 【十里庙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商周文化遗存。 60年代河南省文物工作者曾进行科学试掘。80年代北京大学邹衡教授后对该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其文化性质至少可分为先商、商、西周、春秋四期。它对于研究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起源、变迁与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