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3-7-23 12:36 编辑
访古寻踪“帝乡汉韵 与古为新”南阳汉文化大讲堂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3年7月23日,访古寻踪·南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团队、南阳市民协文保专业委员会将推出系列活动,寻访、勾陈、讲读、宣传南阳博大精深的大汉文化;并助力“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梅溪沙书店中原大讲堂,【访古寻踪第146站】推出《王力勇·康大涛:帝乡汉韵与古为新——南阳民间汉画收藏与题拓鉴赏》。 2023年,是刘秀起兵南阳2001年和更始政权建都南阳2000年。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三面环山,南部敞开,素称南阳盆地。全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00万,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始于春秋,盛于汉代,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楚汉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始都丹阳的所在地和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南阳在西汉时期是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形成了“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繁华景象;在东汉时期是京都洛阳的陪都,汉光武帝刘秀曾起兵于此,成就大业。因此,南阳素有“南都”、“帝乡”之美誉。南阳名人辈出,浩若繁星,历史上曾孕育出了名相百里奚、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等古代名人,近现代又涌现出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作家二月河、发明家王永民等杰出人物。境内现有武侯祠、汉画馆、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馆、荆紫关一条街等国保、省保文物单位107处。国内权威专家于去年又通过考证,认定南阳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进一步印证了南阳曾经的辉煌和人文积淀的厚重。 南阳,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地处汉水流域,秦时在此设置南阳郡。西汉时,南阳郡因其所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而成为农业和手工业极为发达的地区和全国著名的五大商业都市之一,并享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美誉。同时南阳又是汉光武帝刘秀起家的地方,是有名的“帝乡”,东汉的许多皇亲国戚、王公贵族都活动在南阳,死后葬于此地。这种经济和政治的背景,形成了南阳地区这个汉画像石艺术宝库。南阳汉画像石的出土量很大,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涵盖了汉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南阳汉画风格独特,“粗犷而不鄙野,深厚而不凝滞,朴素而不单调,豪放而不疏散”。一位日本学者曾经这样说过:“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代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阳。”我有幸就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在为故乡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的同时,南阳,一个千古传颂的名字;南阳,一个魅力四射的地方。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足音,南阳必将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