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47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自贡盐业博物馆》一览(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6: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坐落在四川省自贡市市中区龙峰山下。这组雄奇的古建筑,是清乾隆元年(1736)到自流井地区经营盐业的陕西籍商人合资修建的,占地约三千平方米,历时十六载竣工。因会馆主供关羽神位,亦名关帝庙,俗称陕西庙,是会馆与神庙相结合的建筑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6:21 | 只看该作者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以中国井盐历史文物为重要展示内容,现管理西秦会馆、吉成井盐作坊遗址两个大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收藏、研究和陈列中国井盐历史文物为基本功能。基本陈列有中国井盐科技史、自贡盐业地质陈列、自贡盐税史陈列。会馆设计精巧,结构繁复,融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和个性,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6:22 | 只看该作者


馆内展有大型雕塑盐井凿井工人。只见盐工身材魁梧,手握100余公斤重的凿井钻头(俗称“铁锉”),正用力凿向脸盆大小的井口(俗称“井帽子”)。铁锉和井帽子都是从自贡盐场征集而来,是当年盐场工人使用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6:24 | 只看该作者








截至2020年,该馆收藏有关井盐发展的史籍、文献和档案资料,现有文物共计1975件套,其中历史文物426件套、盐史文物730件套、标本化石819件套。有431件套被鉴定为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55件套。 其中盐井传统钻凿和修治井工具503件,是中国保留的较为完整的古代顿钻工具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6:26 | 只看该作者


在井盐生产工具和设备中,大量地是井盐钻治井工具。共珍藏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井盐凿治井工具130余种,约400多件。这些工具形态各异,轻重、长短比例悬殊,有的长达5米,有的又不足1米;既有重达数百公斤者,又有轻为几公斤的 。





按用途分,凿治井工具包括用于正常钻进的钻头,用于特殊作业的钻头,打捞工具,补腔工具,测井工具和修治木柱工具等几大类。在这些工具中,凿井工具长大粗重,锋刃钢利,既能适应钻凿不同岩层和不同井段的需要,又能满足井下特殊作业的要求,把盐井凿达上千米,这在当时是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辉煌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6:27 | 只看该作者




馆藏岩口簿是反映清代以来井盐凿井成就的珍贵文物。它记载了钻前准备、凿井过程中每道工序使用的工具、每天凿井的进尺,岩层情况、井下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处理事故采取的措施与办法等内容。岩口簿中保存的传统凿井工艺和地质资料是罕见的,是研究清代以来凿井工艺、地质钻井录井和古代科学技术的珍贵文献,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6:28 | 只看该作者
(待续)

谢谢观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8-7 08:16 | 只看该作者
漂亮作品,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百花盛开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09:59 | 只看该作者
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热情鼓励!{:7_298:}{:7_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