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4-12-27 11:52 编辑
学习历史知识传拓技艺.传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 高成志
2024年11月2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将传承非遗文化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组织青年学生来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南阳建业非遗空间开展“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非遗传承”社会实践活动。 南阳建业非遗空间馆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传承人赵长根老师,为志愿者们义务讲解传拓的基本知识,在现场演示了铺纸、上水、锤纸、上墨、晾干等制作全过程,志愿者们在两位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用棕刷、木槌、毛刷、扑子等工具,利用宣纸、墨汁、等材料,实操传拓过程,掌握了基本要点,传拓南阳汉画。 传拓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宋代以后达到历史的高峰。传拓技艺为记录历史、传播书法及雕刻、绘画等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至在影像艺术、印刷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传拓技艺仍具有他不可替代的魅力。 拓片具有独特的人文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拓片是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也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学、艺术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资料;尽管今天摄影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但拓片仍有它不可取代的魅力,因为只有拓片才能把原物本身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最原始、最本质,也最朴素地传达出来,它不仅仅透露出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文化情趣,也积淀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亲身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匠人匠心,增强了团队成员们保护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更要抓住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积极投入到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中,主动学习传统技艺,勇担文化传承之责,创新文化传播之任,让文化在传承中历久弥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