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牛培书:摄影记者的反思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4-20 09:40 | |阅读模式
万能的摄影,却让摄影记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发稿难、考核重、影响弱、边缘化”,摄影记者在热闹面前开始选择“反思”。 报纸的“有限报道”和互联网“即时报道”,摄影记者该何去何从?
【摄影记者的反思(1)】
1、万能的摄影,让摄影记者的空间在萎缩;
2、报纸上,本报记者图片的使用在下降;
3、媒体图片中心取代摄影部,图片来源在全覆盖;
4、报纸对新闻负责的转变,摄影记者“有啥上啥”的局面被打破;
5、摄影记者最好的照片,经常不见报,影响力有限。
【摄影记者的反思(2)】
1、滞后的考核制度,导致摄影记者“入不敷出”;
2、新闻微博、图片社、通讯社等图片来源更新过快,导致摄影记者“跟不上”;
3、摄影记者,不进行互联网报道和考核,影响力“十分有限”;
4、全媒体与摄影记者“无太大关系”,前者是渠道变宽了,后者只是图片生产一环。
【摄影记者的反思(3)】
摄影记者出路:报纸和摄影记者果断加入互联网报道(如:微博、全媒体报道),并进行互联网报道考核,不需要“等到第二天见报”,可同时进行版面发稿和互联网报道,化解摄影记者影响力和发稿难问题。

【摄影记者的反思(4)】
1、微博,如今成为最大的图片原创库,摄影记者不是图片唯一报道者,优越感消失;
2、图片编辑,如今“只选最好的图片”,而不是“我们记者拍的图片”,摄影记者必须接受“编辑中心”这个事实;
3、报纸最大稿源是图片库、通讯社、微博,而不是摄影记者,图“可有可无”。

【摄影记者的反思(5)】
1、摄影记者如今成了“突发王”,每天只专注于车祸、跳楼、着火等浅层次新闻报道。从本质上,突发新闻技术含量是很低的,“飞机掉在你面前,会手足无措吗?”
2、摄影记者,对渐变的新闻“没反应”,很少深挖新闻,这是见功力和高低的地方;
3、多挖渐变新闻,少等突发。

【摄影记者的反思(6)】
1、摄影记者,如今正在“自己压缩自己”,如常年给文字配图、每天十分敏感等待突发降临、没时间储备知识,提高敏感判断力、有限的独立报道等;
2、摄影记者,夸大了摄影,淡化了报道,随时都会被一张照片放大;
3、干枯的脑门,制约着快门的发挥;
4、职业门槛偏低。

【摄影记者的反思(7)】
1、摄影记者,如今变成一门“随时能成功和时刻能满足”的职业;
2、摄影门槛低、新闻门槛高,这被摄影记者误解了;
3、摄影记者,“每个人说起自己的图片都是曲折的”;
4、摄影娱乐化增强,报道在减弱。

【摄影记者的反思(8)】
1、“没有摄影记者,报纸能活”,这已变成一个最害怕的事实;
2、“没有报纸、摄影记者也能活”,这也是一个有趣的事实;
3、摄影记者改行是不太合适的选择,关键是顺势转型和提高报道;
4、摄影记者,小心被“漂亮的摄影”耽误“有力的报道”。

【摄影记者的反思(9)】
1、摄影记者,一半“使用不合适”图片在版面上,一半“出彩”图片躺在电脑里,图片和报社资源“严重浪费”,加强互联网图片报道和考核“势在必行”;
2、摄影记者强调“摄影”,媒体老总强调“新闻”,这是“好图不见报”根源;
3、报纸上都是别人的好图,包括微博图,这是事实。

【摄影记者的反思(10)】
1、解决摄影记者出路,取决于媒体使用图片的开拓(如报纸官博报道)和考核机制改革(如将官博等互联网报道也计入考核);
2、报纸除版面报道外,还进行互联网报道,将大大拓展摄影记者“图片空间”,问题迎刃而解;
3、报纸适应和解决互联网报道,是摄影记者未来,双赢共赢。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沙发
发表于 2012-4-20 21:13 |
现在生存竞争激烈,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几乎人人自危。
板凳
发表于 2012-4-21 13:35 |
摄影记者也很重要的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