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5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胶片时代的对话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5-22 00:56 | |阅读模式
来源:羊城晚报


专家访谈

陈廷安

(曾获得过纽约州政府艺术家奖金、美国国家奖金等。艺术创作范围包括装置、表演、摄影、小电影艺术等。在欧洲流浪几年,转投电影行业,在好莱坞为商业电影工作多年,他却与记者戏谑,那是他最没有成就感的时期。)

羊城晚报:为何这次作品选择的统统是数码摄影技术出现之前的作品?是一种抵抗、怀念抑或出路?

陈廷安:时间选择点上是刻意的。尽管数码技术出现之后,我也在用胶片拍摄。大家都知道胶片与数码摄影的质感不同。例如你所选用的底片纤薄程度,某种药水的特性……我是愿意花更多时间在暗房做各种实验的。手工作业的意外是无法修补的,要么接受,要么丢弃。这种不确定性,是生活如诗的片段。而你知道,数码时代没有意外。我希望艺术摄影能回到博物馆,那种讲究光影、构图,带着传统的审美观,又抽象化的另类文化。

羊城晚报:数码时代令摄影的门槛变低,所以这个时代大师出现是更容易还是更难?

陈廷安:更难!门槛变低会令摄影更为大众化,但这种容易与即时,不可避免会令你失去胶片时代的认真。而认真与否决定了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在这个快门比脑子快的时代,一万张随手拍里出一张大师作品的几率还是不大的。
沙发
发表于 2012-5-22 09:40 |
欣赏分享。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