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75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周边旅游 野营装备清单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5-22 00:58 | |阅读模式
来源:艺龙旅行网

如今的都市人和大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但内心对融入大自然的呼唤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实,逢个周末,约上三五好友觅一块风景秀美的宝地,在草地或裸露的泥土地上撑开帐篷,嗅着泥土和绿草的清香,你会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回归与惬意。

野营装备清单


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 毛巾、肥、牙刷、牙膏、梳子、镜子; 内衣裤、御寒衣物、防风雨衣裤、登山鞋、鞋垫、袜子、帽子、手套,太阳镜、防风镜; 饭锅、饭盆、勺子、杯子、水壶、打火机、防潮火柴、炉子、燃料、盐、调料、净水药片; 食品、水、巧克力、奶糖、口香糖(代替刷牙)、高级营养素(如善存、金施尔康等); 瑞士军刀或其它多用刀、斧头、锯子、铲子、背包带或 25米辅绳、别针、塑料布、铝箔、塑料袋、报纸、卫生纸、湿纸巾、针线包、石灰或香烟(泡水撒在帐篷外防虫)、净水吸管; 地图、指南针、GPS、海拔表、照相机、收音机、采访机、望远镜、温度计、闹表,纸、笔; 电筒、头灯、备用电池、灯泡; 医药包:纱布、绷带、棉花、创可贴、碘酒、止血带、三角巾、体温计、感冒药、止痛药、晕车药、肠胃药、消炎药、外伤药、驱虫药、蛇药; 现金、信用卡、身份证

个人装备:

首先是长衣长裤加手套。这边山里树多草长,短打扮肯定是身上 划许多血道道。最好不要穿牛仔裤,湿了以后贴在身上非常难受,而且不容易干。最好再加上帽子。 帽子最好是周边有沿的那种,防止树上掉下个可爱的小精灵吻你的脖子。

其次,为了防止晚上喂蚊子,防蚊子的东西一定不能少。

第三,一双好鞋子非常重要,一定要穿顺脚、好用的鞋,别和你 的新鞋在路上磨合。

第四,可以洗干净点西红柿、黄瓜带上,走累了后,吃点这个, 感觉是很好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水不能少带。天气热,水不够喝是不行的。

集体装备:

建议带一些色彩鲜艳的布条,树上、叉道口做标记用,万一迷 路能顺着标记原路回来,而且要是有人晚来投靠,也就可以顺 藤摸到瓜了。 带上几个大塑料袋,装走垃圾。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0:58 |
京郊旅游——露营营地的选择
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在营地的选择很讲究,以下是注意事项:
近水:露营休息离不开水,近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
因此,在选择营地时应选择靠近溪流、湖潭、河流边,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有些河流上游有发电厂,在蓄水期间河滩宽、水流小,一旦放水时将涨满河滩,包括一些溪流,平时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发大水或山洪暴发,一定要注意防范这种问题,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发区。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
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
如何建设营地:
营地选择好即要建设营地。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骤:
平整场地:将已经选择好的帐篷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不平整、带刺、带尖物的任何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块坡地,只有坡度不要大于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为露营地。
场地分区:一个齐备的营地应分帐篷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娱乐区,用水区(盥洗),卫生区等区域。第一个先落实宿营地。用火区应远离帐篷区15米以上,以防火星烧破帐篷。就餐区应就近用火区,以便烧饭做菜及就餐。活动及娱乐区应就餐区的下风处,以防活动的灰尘污染餐具等物,并距离帐篷区应在15~20米,以减少对早睡同伴的影响。卫生区应在宿营区的下风处,与就餐区、活动区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段为生活用水区。
建设帐篷露营区:如有数顶帐篷组成的帐篷营地区,在布置帐篷时,应注意:第一,所有帐篷应是一个朝向,即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布置。二,帐篷之间应保持不少于1米的间距,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以免绊倒人。三,必要时应设警戒线(沟),在山野露宿有可能会遇到威胁性的动物或者坏人的攻击,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帐篷区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质围帐篷区画一道圈,这样可以防蛇等爬行动物的侵入。或者用电子报警系统等办法。
建设用火就餐区: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或是相近的地方,这个区域要与帐篷区有一定的距离,以防火星烧着帐篷。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块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餐椅”同样用石块最好,或者席地而坐,由于地气对人体有害,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垫或气枕头代用一下,不要怕麻烦,至少要用雨衣或塑料布。多数就餐时间已经是天黑的时候了,应当考虑照明的位置,不论是用汽灯还是其他方式照明,灯具应当放在可以照射较大范围的位置,如将灯具吊在树上、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个灯架将其吊起来。
建设取水用水区:用水、取水一般都在水源处,盥洗用水与食用水应分开,如是流水,食用水应在上游处,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处。如是湖水即同样要分开地方,两种用水处应当距离10米以上。这种划分是出于卫生的需要。另外,取水要经过的河滩地带乱石灌木等物较多,没有小路可寻,故应当在白天的时候注意清理一下,不然晚上取水时就不方便了。
建设卫生区:卫生区即是队员们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处即可。如果队员人数多或者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即应当挖建茅坑,临时厕所应建在树木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围帘了。更要注意不能建在行人常经过的地方。如果附近的溪流多,可以将厕所建在溪流上,在小溪上塔两根大木头,要建平稳并有安全感,大家即可在上面大小便,并将大小便直接排入溪流中,不用耽心会污染河流,小量的粪便会被河流中的生物分解或被自然净化。如果已建了卫生区,大家的大小便就应该在修建的卫生区里进行,而不应满山排泄,而大煞风景。
建设娱乐区:娱乐区可以在就餐区,待就餐以后打扫出来即可,如果场地大,也可以单独划出一块地,只要场地平整即可,同时场地里绊脚、碰头(矮树)的东西要少,因而要进行一般性的清理,在玩一些游戏时应在一个划定的圈子里拉上保护绳,以免不注意发生意外事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0:59 |
露营必备 野外气象小知识:
露营 五颜六色的帐篷
户外旅行应当知道些气象的基本知识,本书在第七章中有些介绍,这里是针对野外露营进行介绍。一旦到了户外,就只有听天由命,我们只能认识自然,而不能左右自然。旅行中除了遇到雷雨、大风雪等情况应当停止、休息外,其他情况均可以继续行动。而在野外露营就需用多考虑一些气象问题:
防雨:
防雨是露营气象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判断当晚有可能下雨,应当对营地及帐篷进行必要的防雨处理,除选择好营地外,需要挖泄洪沟,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帐篷外加盖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将各种旅行用品放置在帐篷中等。防雨应在扎营前观察天气变化情况,经常外出旅行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就会掌握是个大慨。
防风:
风向对应扎营比较重要,关系到帐篷门、炉灶口开向及营地各区域的整体布置问题。这须要了解一些地形气候知识,在大湖泊边扎营,其风向是早晚相反变化,白天,地面温度上升快,风向是向陆地刮;夜晚,地面温度下降快,风向向湖区刮。故应当将帐篷门背风开,而炉灶口应向风开。在炎热干燥的山区同样有相似的情况,白天,由于山谷(谷地)气温上升慢于山坡(山顶),呈上升气流,即谷地向上刮风,而夜晚则呈下降气流,风向谷地刮。故在山谷中扎营时应当事前考虑这种情况。研究风向及风力,对应户外运动比较重要,有条件的可以带上一个风向风力表,或根据下表查知风力,在记日记时不妨记录一天最大的风速。
附表(6-1) 风力等级简表 风速单位:米/秒
风力等级 风速 外 界 表 象
0级静风 0.0-0.2 烟柱直上,水面无波,树叶不动。
1级软风 0.3-1.5 弱而无力,烟随风去,树叶微动。
2级轻风 1.6-3.3 人有感觉,树有微响,旌旗始动。
3级微风 3.4-5.4 细枝摇动,旌旗风展,稻谷摇动。
4级和风 5.5-7.9 树枝弯动,灰尘四起,纸飘空中。
5级劲风 8.0-10.7 小树摇动,湖塘起波,庄稼起伏。
6级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撑伞难行,大树摇动。
7级疾风 13.9-17.1 迎风难行,全树摇动,大树弯枝。
8级大风 17.2-20.7 阻力甚大,小枝折断,江河浪猛。
9级烈风 20.8-24.4 吹坏烟囱,小屋受损,瓦片移动。
10级狂风 24.5-28.4 行人吹跑,逆风难行,树木刮倒。
11级暴风 28.5-32.6 破坏严重
12级飓风 32.7以上 摧毁极大
气温:
气温对应户外旅行同样重要,我们应当学会气温管理,即掌握在什么季节、什么地区的气温变化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的装备、服装配置。学会对气温及变化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直觉判断,这就要经常携带一个气温表,经常性的对照观察、体验。一日之中,一般在下午2点为当日最高气温,为其峰值;而夜里2点~3点是最低点。这一日之间的温差叫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地形、季节、天气状况等因素相关,一般说来,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内陆比沿海地区、晴天比阴天、盆地比平原、荒漠比林地的日较差大。在森林中,由于森林的储存功能,日较差小,林中要比无林地气温低0.7~2.3℃,夏季低8~10℃,冬季低4~5℃,同时森林中的湿度也较大,故在森林中露营应当注意这一问题。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0:59 |
采捕食物的方法
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猎捕野生动物,另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
猎捕野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再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这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后才能真正掌握。下面仅简单介绍一下可食用昆虫和可食野地生植物的种类、食用方法。
目前,世界上人们在食用的昆虫有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虫子、蚱猛、湖蝇、蜘蛛、螳螂等。人们对吃昆虫虽然不习惯,甚至感到厌恶,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持生命,保持战斗力,继而完成任务,不防一试。但是应注意,一事实上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虫体内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得病。
常见的可食昆虫有,蝗虫;浸酱油烤着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后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后可食:蝉:生吃或干炸,幼虫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虫可生食或烤;蚂蚁: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脚烤食;白蚁: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虫:烤食。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对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是野外自下而上知识的主要内容。我国地域广大,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种左右。我国常见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颓子、乌饭树、余甘子等,特别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更容易识别,是应急求生的上好食物。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刺儿草、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菱、莲、芦苇、青苔等。野菜可生食、炒食、煮食或通过煮浸食用。
但是,一般人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这些知识,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的鉴别野生植物有毒无毒的方法,供紧急情况下使用。通常将采集到植物割开一个小口子,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获取饮用水的途径通常有两条:一条是挖掘地下水,另一种是净化地面水。我们只介绍一下从地表水获取饮用水的方法。
通常雨水可以直接饮用。下雨时,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也可用空罐头盒、杯子、钢盔等容器收接雨水。
当没有可靠的饮用水又无检验设备时,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鉴别水质的好坏。纯净水的在水层浅时无色透明,深时呈浅蓝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盛水观察。通常水越清水质越好,水越浑则说明杂质多。一般清洁的水是无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则时常带有一些异味。地面水的水温,因气温变化而变化,浅层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深层地下水水温低而恒定。如果所取样的水不符合这些规律,则水质一般都有问题。此外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清洁的水无斑迹,如有斑迹则说明水中有杂质,水质差。
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1~2米的沙地上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直接从河湖中提取的水清洁。
在野外,可以用饮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矾等药品净化水。在专家指导下,还可用一些含有粘液质野生植物净化水。切记,不论多么口喝,都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万不得已时,也要把水煮开再喝。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0:59 |
野外露营必备知识 帐篷的选择
野外露营
什么样的帐篷才适合你?
问:你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使用你的帐篷?
冬季宿营必须选用 4 季帐篷。如果你想进行极地探险宿营,则你必须请教有过极地实地经验的人,以获得相关建议。
如果你是在 3 月或是 10 月, 11 月野外宿营,即便严格来说这几个月并不属于冬季,但保险起见,还是携带一个 4 季帐比较好,至少也要带一个可转换帐。
如果你只是打算进行一次 5 - 9 月份之间的休闲旅行,一顶 3 季帐足够了。
问:与你一同出游的人数通常是多少?
你通常是跟一个侣伴结伴出游吗?如果这样,你至少需要一个 2 人帐。另外,你们两个人都是大个子吗?如果这样的话,你可能需要一个 2 - 3 人帐或者干脆携带一个 3 人帐了。
和你一起出行的人数经常变化吗 ? 如果这样的话,你可能需要多个帐篷来满足不同队伍规模的需要。当然了,如果你的预算很紧,那就买一个能最常用到的,当一起出行的人数有了变化时,就再另外租一个。
如果晚上有人跟你分享帐篷的话,不要客气,在背帐篷的时候也要分担。可以一个人背帐杆,另一个人背帐面,等等。
你是一个人单独出行吗?如果这样,你就要考虑自己的偏好了。如果你需要更多的空间,那就带一个可压缩的 2 人帐;如果你对携行的重量斤斤计较,那你就应该选择一个帐袋或者超轻量化的 1 人帐。
问:超市里和折扣商店里的便宜的帐篷,跟专业户外店里的知名专业登山品牌,有什么不一样吗?
百货商店里卖的那些帐篷,都是些规模生产的,没有认真关注做工细节的大路货。您可以仔细的观察高质量帐篷的针脚缝线,你会发现在这种帐篷的缝线上,每英寸的针脚密度远远大于折扣商店里的普通帐篷的缝线针脚密度。另外在高质量帐篷上,你还经常可以发现对针脚缝线进行了贴胶防水处理。这就保证了帐篷的强度,从而在恶劣的天气下,仍能保持帐篷的可用性。另外高质量的帐篷一般都采用高标号的铝合金帐杆,而普通商店里的普通帐往往采用强度较低,易损坏的玻璃钢帐杆。最,高质量的帐篷通常可以提供更好的通风设计,提高使用帐篷时的舒适性。
廉价的帐篷往往在外账上采用大面积的尼龙涂层,而这种材料的透气性很差。因此,如果你在闷热的夜晚使用这种帐篷的话,你绝对会在里面热的汗流浃背的。
帐篷的容量
各个厂商都是按照帐篷可以容纳的人数来对帐篷进行分类的。单人帐,双人帐, 3 人帐等等。当然,有时候也有其他的规格,如 1 - 2 人帐, 2 - 3 人帐,等等。
选择恰当的帐篷尺寸
那么,你怎么知道一顶帐篷的尺寸是不是适合你呢?
这里介绍一个挑选帐篷尺寸的小技巧――不一定完美,但很实用:量一下你的睡垫的尺寸,然后据此挑选与其配套的帐篷尺寸。
例如: 比较流行的 Cascade Designs 公司的 Therm-a-Rest 标准型睡垫是 72 英寸 长, 20 英寸 宽( 182.88cm 长, 50.8cm 宽)。而宽度又是一个特别关键的标准 -- 根据这个标准,如果您打算挑选一顶双人帐的话,则帐篷至少要有 40 英寸 宽,睡在里面的人才能勉强睡下――而且两个人睡觉的时候会很挤。这样,如果您想睡得更舒服一点儿,那么在挑选帐篷的时候就得挑选更宽一点儿的。而如果您睡觉的时候经常翻身,帐篷还得更宽才行。
然后根据这个尺寸去挑选帐篷的底布尺寸。帐篷的底布尺寸往往与帐篷内的空间感和体感温度有很大关系。当然,更确切的讲,这项指标实际上指的是一顶帐篷底布的最大宽度。一般说来,这个最大宽度往往出现在人躺在帐篷内的时候肩部所在的位置,然后帐篷会在脚部逐渐收窄,与此同时,帐篷顶部也会逐渐变低。这些都会影响到帐篷内部的空间,当然了,内部宽敞的帐篷用起来感觉更好一点儿,但是这样的帐篷相对来说也会更重。
小贴示:您是否正打算挑选一款2 人帐?那您是否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适应性更好的帐篷,以便更好的适应您未来的各种旅行需要?例如,如果您还有可能会进行单人徒步旅行,或者是长途骑车旅行,如果这样的华,一个1-2 人帐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您打算进行双人旅行,但偶尔也会邀请某位朋友或是亲戚,那么您可以考虑一下2-3 人帐,或者直接购买一个 3 人帐。这样会更有灵活性,另外在使用时也可以为您提供更宽敞的空间。
额外提示
您是否经常需要在阴雨天气下扎营呢?如果是这样,请考虑选择一顶较宽敞的帐篷,并在帐篷内部添加一层可拆卸的吊顶。这种吊顶就像是一个悬挂在顶篷下面的网状的吊床,你可以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把需要晾干的物品放在这上面,并且时不时的晃晃它,这样可以让这些物品更快的干燥。
在帐篷下面铺一层防水布或地布可以更好的保护帐篷的底面并延长其寿命。另外,在地布上收折帐篷,也更为清洁
每一个人都需要帐篷吗?
在有些强人看来,帐篷只是一个奢侈的负担而已。有人甚至认为只要一张防水布,几根绳索,再加上聪明的脑瓜,就足够一个人在野外为自己弄出足够满意的隐蔽所了。
应该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观点还是说得通的。但是―――忽然,恶劣天气不期而至了,冷风冷雨彻夜而下,把你吹的瓦凉瓦凉的;或者各种吸血小咬忽然蜂拥而出,把你团团包围,或者生活在你宿营地旁边的一座蚁山里的众多蚂蚁们忽然对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野外,所有这些情况可都并不鲜见。有鉴于此,大多数的徒步旅行者都还是愿意在自己的背包里增加一点儿负担,背一个帐篷的,以为自己提供一个放心的密闭的环境。
如果精心挑选的话,一顶合适的帐篷只会给你的背包增加不多的重量,但是作为回报,当一顶帐篷躺在你的背包中的时候,它也会给你信心,使你能够安心自如地应付在旅途中所碰到的大部分突然而至的环境变化。
6
发表于 2012-5-22 09:41 |
欣赏分享。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