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摄影札记 作者:Alex
提起日本最重要的摄影奖项“木村伊兵卫奖”,不少人都会立即想起纪实摄影师如中野正贵、北井一夫,或者是新派点较多人认识的蜷川实花、梅佳代等人。但你对这个奖的主角——木村伊兵卫的认识有多少?
木村是日本元老级的纪实摄影师,在日本地位极高,几乎是写真的代名词。朝日新闻社每年颁发的同名摄影奖,被新人摄影师视为无上光荣。他的写实主义影响深远。二战后,日本社会百废待兴。日本摄影界也受到巨大冲击,摄影师开始分成两个明显的分流——一派重拾了战前先锋运动的实验精神,活跃于商业摄影和舞台摄影等领域,另一派则开始以现实主义的沉重眼光,看待满目疮痍的日本社会,木村伊兵卫就属后者。
1920年代,19岁的木村伊兵卫只身来到当时日占的台南,进入当地照相馆学习。短短数年间,他便学成并返回东京开业。他1924年在东京的日暮里开设照相馆,并在1933年的“文艺家肖像写真展”建立名声。1937年12月,木村伊兵卫作为摄影师被派往中国战场。1954年,正当盛年的他经历了战后的剧变来到巴黎,在那里遇见的人事物,令他深受感动。那段期间他拍摄了许多欧洲的生活照,丰富的色彩超越了他过去的所有作品,即使经过多年,依然无损其时代感。
![]()
木村伊兵卫在巴黎时拍摄的作品 ![]()
木村伊兵卫在巴黎时拍摄的作品 木村最有名的作品,则是他对东京和秋田县的社会生活的一系列纪实刻画作品。木村伊兵卫步履遍及日本,他为人称道的《农村秋田》(1952~59)更是目击农村转变至现代都市过程,隽永温润的色调满载木村伊兵卫深富诗意的观点,安静而细腻。
木村一生曾多次访问中国。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全面加快侵华步伐,但同时陷入空前的国际孤立。为扭转国际孤立的不利局势,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尤其是文化宣传所展开的柔性诉求,有助于增加日本的亲和力,缓解国际压力。在跨文化传播的对外宣传中,视觉传播有其超越语言与文化障碍的优势,摄影于是受到重视,成为当时日本外宣的重要手段。木村因此得到重用。1937年,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办的对外宣传摄影展《让世界知道日本》,作品均为木村拍摄,共100幅;1942年,军事宣传杂志《前线》创办,木村全面负责杂志的摄影;1943年,他出版了中国东北摄影集《王道乐土》。
![]()
木村伊兵卫最有名的作品,摄于秋田大曲市的的“大曲少女” ![]()
“秋田市仁井田”木村伊兵卫(1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