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730|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武当夜色”的回复,请各位老师各抒己见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5-31 19:22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景然 于 2012-5-31 20:24 编辑

      以下为本人在图片“武当夜色”中回复的观点,为了更好的向各位老师交流学习提高,重开一帖,请各位老师对风光摄影及其后期调整的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谢谢!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9:24 |
戈满江红 发表于 2012-5-31 11:20
景老师的片子向来有视觉冲击,不过这张片总感觉有些失真。

       江红老师能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足见老师来论坛看图是认真的,论坛里这样的声音是小了点。今天稍闲,俺就说说这片的处理思路和自己的观点,纯属自己的肤浅理解,不一定正确,欢迎各位老师交流、批评指正!
       风光摄影不仅仅是景物的纪录,还应是拍摄者对这一景物的情感表达。我们不是专职摄影师,每去一个地方大多数是行色匆匆,很难在一个最满意的时间、最满意的天气和光线条件下,拍出一张心目中满意的照片。这张片子是5月25日在武当山参加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期间拍摄的,当时的天是阴沉沉的,拍出的片子全然没有那种所谓的“美丽”的感觉,当时按下快门只是一种记录和晚饭后的无聊消遣,回来后就通过后期调整来表达心目中的“唯美”,色彩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喜好,也许有的会说:晚上的色调不是这样的。也就是像您所说的失真。艺术本身应该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后期调整中,既不局限于现场,也不违背真实,按照画面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去渲染,去调整。调整不一定都是再现原有的现实,调整也是一种创意、一种感情表达。当然有些赛事的片子这样整是不行的。

       啰嗦了这么多,只是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不是说这张片有多好,本人没有专业的艺术背景,一直被后期调整的度所困扰,调整照片也是按自己的感觉乱调一气。以上不足和偏颇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9:26 |
原片  ................

_MG_2806F.jpg (185.16 KB, 下载次数: 4)

_MG_2806F.jpg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9:28 |
调整后的...............

“_MG_2806”为智能对象-2F.jpg (217.76 KB, 下载次数: 3)

“_MG_2806”为智能对象-2F.jpg
5
发表于 2012-5-31 21:13 |
本帖最后由 牛视天下 于 2012-5-31 21:14 编辑

争鸣就有收获,各取所需而已!
6
发表于 2012-5-31 21:57 |
建议:  用hdr的方式再调一次,这样暗部色彩及影调定比现在好,你不是学过高老师的书和高老的调法吗。试试吧。哈哈对不对你自己定!

点评

感觉似乎已经HDR了。  发表于 2012-6-1 11:19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23:08 |
梁子摄影 发表于 2012-5-31 21:57
建议:  用hdr的方式再调一次,这样暗部色彩及影调定比现在好,你不是学过高老师的书和高老的调法吗。试试吧。 ...

         多谢梁子老师关注、指导!

      关于高函老师的《数码暗房之道》一书,我一开始就认为它书中的观点有偏颇的地方,直方图哪有完美一说,直方图只能是曝光的参考,没有好坏之分。你拍人像,高调和低调的直方图就不完美了?它书中的观点只能是对某一方面的场景。
      关于HDR,需要曝光多张照片合成才佳,本片曝光时间较长,拍多张照片场景变化大,灯光也是忽暗忽明,拍多张用HDR软件合成也困难。一张RAW处理成多张再合成也繁琐。
       这张照片属于高反差,M形直方图,高光主要是灯光溢出,天空的过曝和暗部的略有欠缺因为采用RAW格式可以恢复,灯光的过曝点小,调整画笔局部恢复虽影响画质,但因为小可以忽略细节损失。因此就懒省事采用一张RAW图片后期,精细调整太费功夫,所以做的不细致,只是看电脑调的,没有严格参考直方图调整。至于色彩和影调的把握我一直是弱项,没有美术基础,一直掌握不好度,至于操作上这张单图我认为是可行的。
       以上说的妥否还请梁子老师及其他老师们帮助批评指正!
8
发表于 2012-5-31 23:49 |
本帖最后由 灵犀 于 2012-5-31 23:55 编辑

色彩是主观的,没有统一标准。有人口味重点,有人口味淡点,这都没关系。即便是同一张PP,随着不同心情去调整时,出来的效果可能也会不一样。关于这点我认同景然兄的说法。

说到这张PP,只看原图根本就是张废片,景然兄能搞成这个效果,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啦,绝对够水准!
作为重口味爱好者,片子的饱和度我可以接受,基本上处于临界值偏饱和状态。但还是有两点个人建议:

一是高光部分压的有点狠,造成层次过渡不明显。不要怕曝,PP的主体是山、树和庙,这些主体都在暗部,把高光部分曝那么一点点反而可以突出层次感,与主体形成明暗对比;

二是整体色调上偏草绿,不多,一点点。这个属于“当局者迷”,换成让我从原片开始调整,可能也会偏点色,至于往哪偏,说不准。后期应该再加点黄、加点暖调。不对比可能不觉得,我给你放一块看看,是不是有点?

调色,凭的是感觉,靠的是直觉。我们说发烧需理性,后期要感性。在调片子时,要把个人情感通过色彩表达出来。这东西的奥妙之处,我总觉得不是靠学出来的.....要不然,那么多教程,也没见多少人真吃透了色彩这门学问的。那靠什么呢? 嘿嘿~~

......

点评

受教受教!  发表于 2012-6-6 17:49
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00:04 |
       十分感谢灵犀老师的详尽建议和指点!您说的“当局者迷”确实存在,坐电脑前做一张图片久了真有点麻木了,有时自以为差不多了,但过后一看自己都觉得有点严重欠妥。但主要问题还是自己的美学基础太差,对色彩、色调把握不好,不能做到提前心中有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00:18 |
灵犀 发表于 2012-5-31 23:49
色彩是主观的,没有统一标准。有人口味重点,有人口味淡点,这都没关系。即便是同一张PP,随着不同心情去调 ...

      嘿嘿,这一对比是看出差别来了,灵犀老师老师做事一向仔细、踏实、认真,敬佩!谢谢!
11
发表于 2012-6-1 10:33 |
这真是各抒己见,能让大家收益匪浅
12
发表于 2012-6-1 10:47 |
PS真神奇!化腐朽为神奇啊
13
发表于 2012-6-1 10:58 |
看了上述几位老师的讨论 受益匪浅.

通过实际的对比更能多到东西
14
发表于 2012-6-1 11:24 |
本帖最后由 鱼我所欲也 于 2012-6-1 11:28 编辑

这张片子的色彩太浓郁,从个人感受讲,感觉不太好接受。

建议在PS中用LAB手法调整色彩试试。

另外,没有必要重新开贴了。原帖子跟帖并不是很长,翻页没有不方便。
15
发表于 2012-6-1 11:41 |
做为中端的摄影爱好者说二句吧。。。。摄影和PS技术发展到现在,应该给摄影作品概念上分为二类。。
一类:对前期拍摄的补充,完善,还原,展示美。
二类:对前期拍摄进行艺术创作。。。
不分类就老是在那里纠缠不清、、光、饱和、、等等。而且一个人说一个,,一个显示器说一个。。。
所以实在的说高端发的作品,应该是摄影艺术作品!是漂亮的!!!

点评

基本同意正浩的观点。个人认为,纪实,风光都属于一类。 武当夜色可以作为后期教学的例子,但是不属于风光作品。  发表于 2012-6-1 13:35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