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娶媳吉日定在槐月一十六日,季春时节就来电邀请参加婚礼。因是至亲仅参加当日婚礼恐有悖亲情,就提前一日与家人一起前往了。 家乡民风淳朴,器重亲情,一家办事,众家帮忙。前几年回家参加婚礼,总是本家至亲有几人去几人,即使邻里自己再有事情也要去人帮忙。男人们忙着借家具、租桌椅餐具、搭喜棚、劈柴及打扫卫生等粗重的活计;女眷们也 不轻松,做果子(一种必备的油炸食品 )炸油条(也是必备的)、洗盘子刷碗、收拾鸡鱼、择菜洗菜、厨房帮忙等都是她们的事情。那热闹的场面,那浓浓亲情很是感人! 想着提前一天回去,也能帮个忙什么的。不料到家以后,才知道所有的婚席早已在酒店预订了,没有什么忙可帮。亲戚家及所有在场的人都悠哉哉的,男人们在吸烟喝茶,女眷们在叽叽喳喳的利用罕得的相聚机会在叙说家常。仅有几个女眷在扫地,干着原来应该是男人们干的事情。通过照片可以看到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大扫除,只是在本已清洁卫生的基础上维护一下而已。
(维护一下本已整洁卫生的客厅及院落) 本想找个事情做做,也尽一尽做为至亲的责任。可是,看来看去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也就只有"心安理得"地加入“有闲一族”了。这期间不断有在外地的至亲本家千里迢迢赶回来参加婚礼,以在外地做生意的居多,当然,也有在外打工的。亲戚家是距离镇上几里地的一个村庄,人多地少,计划经济时期仅靠每人几分地的微薄收成,实难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有人想做一点小生意贴补一下捉襟见肘的家用,也被屡屡地、无情地割资本主义尾巴。 忽如一夜春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吹绿了我的家乡。勤劳淳朴的乡亲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很多家庭已经步入小康,甚至步入了时代的前列。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也与镇上连成一片了。城市有的,他们有,甚至城市没有的,他们也有!据我观察,年龄大一点的一般吸10元的帝豪或云烟的居多,年轻人大多是20元左右的玉溪云烟等烟的居多,甚至还有70元一包的软包中华烟。吉日当天,我特别留意一下递礼的档次,除去至亲至交以外大部分乡邻都是两张百元钞,这与市区是同步的。过去乡亲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却成为不争的事实。昔日做为乡里人的自卑感业已荡然无存,灿烂的笑脸写满着惬意,爽朗的笑声荡漾着自豪。
(在亲戚家二楼前厅拍摄的后庭) (在亲戚家二楼露台拍摄的邻居家的部分庭院) 我们亲戚家几年前已在县城买了房,是两层的独家小院。单层160余个平方,共计300余平方米。婚礼按传统在老家举行,新人在家小住,籍以方便婚后按规矩参拜至亲长辈、祭奠祖茔、走亲串友等活动。现在的新房是临时新房,很快就要回县城主要新房居住了。我是新郎的长辈,新人过门以后就轻易不进入新房了。为了以示关心,同时也是效法其他长辈,在吉日前一天走进新房看了一看。尽管是临时新房,但是即使在市区也同样不落伍。要说与城市的差异,那就是住房面积远远大于城市,空气清新于城市,环境优于城市。 (临时新房,也是逢年过节回家居住的地方) 隔新房后窗瞭望,是丰收在望的麦田。熏风习习自窗口拂来,清香阵阵自窗口飘进;远处的行道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条条绿枝,似乎在向回家的人招手致意问好、似乎在向主人展示家乡新貌。临窗眺望,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概万千。熏风呀,你尽情的吹拂,吹去昔日的贫穷,吹来明天更加崭新的希望!麦浪呀!你尽情的起伏翻滚,尽情的一声高过一声的歌唱,让乡亲们的理想在你的波浪中荡漾!绿枝呀,你尽情的摇曳,尽情的张扬你绿意,让乡亲们时时刻刻沐浴那掩不着的春光!熏风,你好!麦浪,你好!绿枝,你好!家乡,你好你好!!!我因你而惬意!我因你而歌唱! (在新房隔窗拍摄的田野) 吉日的前天晚饭后,本家至亲都陆续来了,在几个长辈及懂礼人的主持下,将吉日早上迎娶注意事项以及分工负责的事宜都做了详尽的部署。在县城聘请的化妆师及摄影师由在县城的亲属四时许去门店接,在家的亲属约定六点聚齐,分工去接新人的即时出发,其他人在家等候迎接及准备接待事宜。一切事宜安排的条理清楚、有条不紊、甚得章法 ,几个女眷无事可做就与几个女邻在大门外边跳起了健身舞。本想拍几张跳舞的照片,恐打扰她们的兴致,又恐她们笑我少见多怪,就没有拍照。在这里就以白天拍照的石榴树及盆花以飨大家了。籍以说明乡亲们的意境与城市无异。 (妩媚的石榴树装点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石台上的盆花点缀着灿烂多彩的生活) 吉日当天早上不足五点,我就被楼下的响声惊醒,起来一看,院子里已有不少的人了。六时正,迎亲的车队就准时出发了,包括礼炮车摄像车共出动十辆车,寓意十全十美。亲戚家与新人家相距约十华里,因之车队出发后家里的人就开始准备迎接事宜了。七时许,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礼炮的鸣响,随着呼啸而出的烟花礼花的升腾,迎亲的车队缓缓地驶来。新人的乘驾刚刚在门口停稳,两个健全的女迎宾(即丈夫健在父母子女双全的女性),当即点燃两把早已准备好杆草,绕车正三圈倒三圈的跑动起来,据说是驱赶邪气的。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尽管婚礼礼节也是与时俱进的屡有改革,但是,这一个项目还是被沿袭下来了。也许,这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明天的追求的体现吧。 (看,是否颇有舞蹈动作?)
(看,宾客涌出庭院,有人鼓起了掌。) (看,连同女方的送亲车,一眼看不到尾。)
(新郎官携起新娘的手,在簇拥中步入家园,由此始将演绎百年好合) 在将女方送亲的宾客迎进隔壁客厅小憩以后,就由负责接待的迎宾引导,由男方的几辆轿子车将女方的宾客送入酒店。家乡的婚宴不像城市的那样,女方与男方的宾客在一个酒店招待,而是尊古礼分别招待的。车辆到达酒店门口,早已在门口恭候的陪客就匆匆迎了上去,拉开车门笑容可掬的侍立在旁,迎接宾客步入酒店雅间。在这里,女方宾客享受的简直是国宾待遇。说句夸张的话,男方的陪客简直是极尽逢迎客套之能事。欢声笑语,喜气盈盈,推盘弄盏,举樽同庆。在这里你看不到些许泥腿子痕迹,无论女方宾客,无论男方陪客,简直都是绅士中的绅士。 (二楼雅间) (俯瞰一楼大厅) 在家乡,添箱的客人由女方自己招待,不像市区那样由男方在吉日当天与男方客人一起招待。男方客人一般要到中午十二点以后才开宴,称为百客席。那天,亲戚家的百客席在另一个酒店,酒店的名字叫:“喜临门”。尽管店名有点土气直白,但是,其档次也不亚于招待女方客人的酒店。菜系基本与市区的一样,但是,盘子要比市区的大的多。也许,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了家乡厚道实在的风格。 在喜宴中,过去常见的酒司令酒英雄已是不见踪迹。酒风也相当文明,没有了喝五喝六的大声吆喝。无论是劝酒敬酒,只要对方说开有车辆,就适时以茶代酒了。由此可以看出,当今乡亲们的精神境界也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上午及中午的宴席我都参加了,尽管招待女方客人的酒店名气要高,但是,招待百客酒店的几个主菜味道要远远优于名气高的酒店。可见,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就像城市的人一样进高档酒店是虚荣的需要,是体现身份档次的需要! (招待百客的酒店是喜临门酒店) (新人敬酒,有人举起了摄像机)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尽管是乡里乡亲,平时也是难于相聚;尽管是亲情浓浓、其乐融融,也是不得不说再见。在家乡,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也是得到了体现。在外地赶回来参加婚礼的人,有的不待宴席结束就匆匆踏上了返回经商地的程途。我们因为是至亲,就一直坚持到宴席结束才离开。 在家乡的两天时间里,真切地感受到乡情的温馨。当我们回到亲戚家再次道别的时候,几个年长的老人紧紧地握着家人的手不忍松手,反复的说:难得回来,就在家住一晚上吧!其情之真,其情之切非常感人。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通过这次回乡参加婚礼,使得我更加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家乡淳朴民风乡情的温馨。在依依不舍中,我们踏上了返程,频频回望我热爱着的这片热土,由衷的祝福家乡明天更加灿烂与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