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华声在线
曾经,我们最相信的一是带字的媒体,一是带长的上级,再就是专家了。我们把专家称之为权威,是因为他们有着作为一般人不懂得的专业知识,我们希望释疑解惑的时候自然就要求助于他们,并且信赖于他们。可是,不少专家不是为民众答疑解惑,而是为金钱和地位代言。据报道,自2001年末开始,各色人物不断预测房价,甚至有“不崩盘便跳楼”的夸张言论,然而事实证明,这种预测不靠谱。 ![]()
[图片]中国房价唱空派屡次落空 部分人信专家损失惨重 [视频]中国房价唱空派屡次落空 部分人信专家损失惨重 新闻背景 据新京报报道,自2001年末开始,各色人物不断预测房价,甚至有“不崩盘便跳楼”的夸张言论,然而事实证明,这种预测不靠谱。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在中央电视台发表的一席《2002,房地产的冬天》的访谈,开启了绵延十余年的“中国房价预测史”的大幕。然而,在这十年中,不断有专家看空楼市,但是随后,便被汹涌的涨势所淹没。 新闻解读 房价唱空派屡屡落空 信专家不如信自己 回顾中国房地产市场勃兴的十年间,许多观点夸张、打赌逞强的场景三番五次上演。那些以“跳楼、裸奔”为砝码断言房价走势的专家,纷纷然成为网民关注焦点,房价的预测火了好些个“公共知识分子”。 可是,房价从来就不是以“唱空派”的意志为转移的,尤其是不以普通购房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现实,残酷的现实。北京五道口每平10万元的房价,也是现实,残酷的现实。 曾经,我们最相信的一是带字的媒体,一是带长的上级,再就是专家了。我们把专家称之为权威,是因为他们有着作为一般人不懂得的专业知识,我们希望释疑解惑的时候自然就要求助于他们,并且信赖于他们。可是,不少专家不是为民众答疑解惑,而是为金钱和地位代言,他们为了自己的虚名随意唱空,不惜以裸奔和跳楼做噱头。 虽然中国楼市受多重因素制约,要想准确预测难于上青天,但是遇到不负责的专家,恐怕也很预测到位了。不管是一味预测楼市上涨的“唱多方”,还是一味预测楼市下跌的“唱空方”,他们预测仅供参考而已。信专家,不如信自己。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准备出手购房者,不妨多关注房地产调控政策,多多储备政策信息,同时多踩踩周边的楼盘,自己斟酌把玩才是正道。 那些年的多空PK: 【唱空方】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 2001年底 2002年将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冬天。“如果楼市不崩盘,我就去跳楼。”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年同比涨3.7%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 2004年 房地产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 统计局:2004年同比大涨15% 2011年 中国楼市见底时,均价至少会跌五成。 统计局:2011年涨6.8% 房地产评论人牛刀 2012年9月 立帖为证,判断2013年3月房价泡沫破灭。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2月66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 2011年11月 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降幅应在20%-30%之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涨7.7% 经济学家茅于轼 2012年4月 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无药可救房价下降50%都不过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涨7.7%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 2003年初推出“泡沫论”,2003年房价将小幅回落,2004年降幅更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涨4.8%,2004年大涨15% 2011年11月 2012年平均下降20%-3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涨7.7% 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 2005年 上海北京应降3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全国涨16.7% 2012年6月 房价下降趋势没有改变。 2012年涨7.7% 财经评论人侯宁 2010年 中国股市可以从6000点下跌至900点,所以房价下跌80%—90%也属正常。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涨7.5% 【唱多方】 亚太城市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 2010年 预测2010年北京楼市在政策叠加的基础上,将维持15%-30%的涨幅。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 25年后全国商品房均价为每平米9万元,其中北京每平米达到80万元,南京每平米在40万—60万元左右。 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 2005年 调控的目的在于稳定房价,而非打压房价,2006年的房价会上涨。 2010年2月 房产政策不会对楼市产生大的影响,我估计今年的房价至少能上涨5%。 2012年9月 2013年3月前房价会暴涨。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 2012年12月 中国的房价看涨的趋势是必然的,至少10年以后房价逆转才会发生。 微言大义 @WiseesiW:当空头被舆论广泛的嘲笑,空头已经死绝之时,就是楼市转势悄悄来临之时!泡沫碎时必无声! @门山2010:唱空派一声叹息 政府不按经济规律出牌。 @我就是Tito:所谓专家其实都是看热闹的。 @幸福大街M:经济总有规律,就像人终究会老一样。那一天总会来。 @感恩与回报:唱空,唱多,都是在“唱”:除了上帝所立的先知和道成肉身的圣子,上帝本没有赐予人进行准确预测(“唱”)的权利 ;人们喜欢“迷信”,喜欢投机,希望听到“唱”,这是“唱多”和“唱空”能够存在的主因;房地产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一个“神话”:“欠的帐,总是要还的”。 @乖乖龍迪咚:是商品总有涨跌,只是时候未到,理智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