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7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进步催生珠峰旅游业 威胁生态和登山者安全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3-6-7 00:30 | |阅读模式
技术进步催生珠峰旅游业 威胁生态和登山者安全中国旅游新闻网     2013-06-06 08:13:54     手机看新闻   我要加盟
   字号:T | T

0


攀登珠峰曾是少数人能做的勇敢者的运动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直是登山者渴望征服的目标。过去能够成功登顶的人屈指可数,而如今,多的时候一天有234人登顶珠峰。
  技术进步催生了庞大的珠峰旅游业,令众多登山者一圆“珠峰梦”。昔日人迹罕至的珠峰因此拥挤不堪,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和登山者生命安全。
  拥挤的最高峰
  今年5月是首个美国人登顶珠峰50周年,为予以纪念,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作者马克·詹金斯展开攀登珠峰的旅程,却发现通往世界最高峰的道路拥挤不堪。
  在距离峰顶1692米的三号营地休整时,詹金斯一行周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支登山队伍。第二天清晨他们醒来时,却有大队人马经过帐篷门前,朝着珠峰方向排成一条不见头尾的长龙。
  追随这些登山者的足迹,詹金斯和夏尔巴人向导帕鲁若来到海拔8200多米的高度。他们在这里遇到严重的人流拥堵。由于地势险峻,经过此处的登山者都得抓着早先布好的绳索一步步往上走。詹金斯和帕鲁若却迈不开步,他们身前背后紧贴着“成串儿”的登山者,全都手抓同一根绳索等着往上走。
  这样高海拔的拥堵异常危险,意味着所有登山者,无论体力和技能,只能以同样速度缓慢前行。直到午夜时分,珠峰附近道路的拥堵仍未缓解。排队等候登山的人们打开头灯照明,在黑夜中划出一道“金线”,绵延直至峰顶。
  詹金斯和帕鲁若挤在人群中,等着前面100多名登山者缓慢前行。不远处岩石凸起的危险地带,有20多个登山者依赖同一根破旧的绳索向上攀爬。一根埋入冰里、严重弯曲的雪桩是固定这根绳索的唯一工具。万一这根雪桩松动,抓着这根绳索的20多人将全部坠入山下,必死无疑。
  为保证安全和速度,詹金斯一行决定放弃沿同一条绳索前进,在帕鲁若带领下另辟蹊径。他们离开挤满众多登山者的“常规”道路,来到无人涉足的大片冰面上,分散行动向上移动。对于经验丰富的登山者而言,这比挤在人群里缓慢移动要安全得多。
  珠峰曾经遥不可及。60年前,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与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成功登顶,成为征服世界最高峰的第一人。50年前,全年只有6人成功登顶珠峰。
  技术进步拉近了登山者与世界最高峰的距离,仅去年春天就有500多人成功登顶。高技术的应用也令珠峰更加拥挤。随着气象预报更加精准、可靠,越来越多登山者选择在风和日丽时“扎堆儿”登顶。
  去年5月19日,从东南山脊路线攀登珠峰的最后冲刺路段“希拉里台阶”严重拥堵。这是海拔8790米处一处高12米、近乎垂直的裸露山体岩面。拥堵造成众多登山者在这里滞留两个多小时,损失热量严重。当天有234人成功登顶,4人遇难。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2 收起 理由
五朵山上人 + 12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6-7 05:46 |
谢谢分享!
板凳
发表于 2013-6-7 05:47 |
欣赏支持佳作!
地板
发表于 2013-6-7 12:57 |
浏览欣赏支持!
5
发表于 2013-6-7 13:19 |
浏览欣赏支持!
6
发表于 2013-6-7 17:38 |
浏览欣赏支持!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9:43 |
十里河 发表于 2013-6-7 17:38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您的浏览支持。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9:43 |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3-6-7 13:19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您的浏览支持。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9:43 |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3-6-7 12:57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您的浏览支持。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