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6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济教授成蛟龙号首位乘客 出舱被浇水欢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6-19 0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北京晨报


  昨天,安全返回的“蛟龙”号首位“乘客”、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接受特殊“欢迎礼”浇水。


  6月18日,进入潜水器前,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挥手致意。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记者 张旭东)正在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8日上午搭载首位“乘客”在南海一冷泉区下潜,16时30分左右,“蛟龙”号返回母船“向阳红09”。首位下潜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周怀阳出舱,身体状况良好。

  周怀阳出舱后,接受了其他5位科学家特殊的“欢迎礼”——浇水。五塑料桶水逐一浇在周怀阳身上,他浑身湿透,现场一片掌声和喝彩声。“坐着中国人自己的潜水器下潜我已经等了10多年了,今天真的是特别激动。今天在潜水器里说着中国话,看着中国字,感觉很好,很愉快。”周怀阳说。

  “今天在水下看到了非常壮观的景象,相信有了‘蛟龙’我们能有更多发现,更好地了解深海。”周怀阳说。

  18日,“蛟龙”号进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二次下潜。9时20分左右,潜水器被布放至水中,蛙人解开潜水器的绳缆。9时37分,潜水器注水完毕开始下潜。10时22分,潜水器下潜至水下1300多米,并抛载第一组压载铁开始水下作业。

  在水下作业约5小时后,潜水器抛载第二组压载铁开始上浮,15时56分左右,“蛟龙”号在母船右舷前方浮出水面。随后,母船甲板部门、蛙人和水面支持部门工作人员将潜水器回收至母船。

  这个潜次是“蛟龙”号第54次下潜,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潜航员唐嘉陵担任主驾驶,中科院声学所张东升负责测试潜水器定位系统,周怀阳在海底实际观察冷泉区。

  据了解,这个潜次的任务是以长基线定位系统性能验证为主,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采集冷泉区样品,获取海底相关环境参数。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共分为3个航段,预计需要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

  新闻人物

  周怀阳:乘“蛟龙”更舒服

  周怀阳说他等中国人自己的潜水器已经等了10多年一点都不为过。早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筹备和论证阶段,周怀阳就是坚定的支持者,希望中国能早日有自己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1000米和3000米海上试验前,周怀阳负责为潜水器在南海选择试验海区。

  对于“说中国话、看中国字”的真切感触则来源于他2006年乘美国“阿尔文”号下潜的经历。当时,周怀阳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参加了中美联合深潜航次。“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阿尔文’号小,‘蛟龙’号里面环境更好,更舒服一些。”周怀阳说。

  1961年出生的周怀阳能成为“蛟龙”号首个下潜科学家,除了因为他有下潜经验以及是“蛟龙”号正在执行的“南海深部计划”成员外,还源于他在深海环境科学、极端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较高的学术成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3-6-19 11: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19 13: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6:14 | 只看该作者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3-6-19 11:31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3-6-19 13:54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19 16: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19 18:48 | 只看该作者
十里河 发表于 2013-6-19 16:55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关注,谢谢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22:20 | 只看该作者
十里河 发表于 2013-6-19 16:55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