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37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旗渠源头被指变垃圾场 游客参观后心情沉重(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6-25 0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郑州晚报



  垃圾带离红旗渠首不远


  垃圾带已侵入红旗渠

  修建一个垃圾场,彻底解决问题

  林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恐怕没有多少人会不知道。这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被赞为“红旗渠精神”而传遍大江南北。

  然而,在这个闻名中外的景点,却发生了很不协调的一幕。

  5月底,一名游客在红旗渠源头,即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附近游览时,无意间发现这里有大量垃圾。

  这些垃圾从何而来?污染红旗渠多长时间?垃圾最终顺水流向何方?记者跨省奔赴红旗渠源头实地调查。

  A

  风景如画的地方令人不快,红旗渠源头出现大量垃圾

  “红旗渠的源头的确很壮观,不过一想起渠中竟然混杂了不少垃圾顺水而下,又很难过。”昨日上午,尽管时隔近一个月,安阳游客杨芳(化名)提起来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今年5月29日,她与朋友一同相约,到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的红旗渠源头参观游览。“风景如画的红旗渠缠绕在巍巍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渠上小桥流水,让人流连忘返。”秀丽的红旗渠源头风光给了杨芳和朋友一种别致的情怀。

  就在杨芳等人顺着渠源,行至一公里左右时,杨芳无意看到了一座南北小桥旁边,约20米长的“白色瀑布”生活垃圾倾倒下来,又顺着红旗渠水流走。

  “这些垃圾是谁倒的?怎么倒在这里?为什么没有人管呢?”杨芳拍了几张照片。这一幕在她脑海里时常翻滚,她希望媒体能关注一下。

  B

  记者跨省实地调查,渠水携带着垃圾流向了下游

  近日,接到线索后,记者驱车数小时赶往红旗渠源头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探寻真相。一块“红旗渠技改工程军民共建纪念碑”醒目地矗立在源头,上面详细记录了修建红旗渠的历史背景,仔细阅读,令人内心忍不住震撼。

  纪念碑不远处下边是一个涵洞,涵洞的石壁上,“红旗渠源”四个字嵌入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漳河水就是从这里开始流向了河南林州红旗渠。

  沿着红旗渠源头的主干渠道向下走,一栋白色的建筑物上悬挂的一块牌匾上写着“水利部漳河上游管理局红旗渠渠首工程”。

  沿着渠道,步行约2公里,记者来到了一山坳处。一座约一米宽的小桥横跨渠道。在这个山坳处可以清楚地看见,从山顶到渠道中,至少有20米高的红旗渠上方,堆积了大量的生活垃圾,散发一股刺鼻异味。

  “这么多的生活垃圾没有任何遮挡就倒入了红旗渠中?”记者看到,渠中的流水从此经过时,携带着许多塑料袋、玻璃瓶等废弃物品流向下游。

  C

  附近村庄养成了习惯,红旗渠首成了垃圾场

  这些垃圾到底从何而来,究竟是谁将垃圾倒进了红旗渠源头河道中?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作了实地走访。

  站在倾倒垃圾的红旗渠旁,向上看,周围林木丛生,从高空中倒下来的垃圾已侵入渠里,上方有明显的光滑痕,说明倾倒垃圾的现象已存在一段时间。

  记者顺着蜿蜿蜒蜒的山路步行约一个小时,眼前出现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水泥路蜿蜒盘旋着向山上延伸。沿着水泥路行走了大约一公里,一座村庄出现在记者面前,村口的一房屋墙壁上写着“崔家庄”。

  距离村庄几百米处有一条路,斜着向下,一直延伸到山壁处。顺着这条路行走,大约几百米远,一个水泥铺就的小型广场呈现在面前。广场紧依崖壁而建,30平方米大小。

  广场上,临红旗渠源头的崖壁前,还堆放着一小部分未倾倒下去的生活垃圾,从堆放垃圾的地方向下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垃圾从上而下堆满了整个山坳,一直延伸到红旗渠中。这就是此前游客杨芳等人看到的倾倒生活垃圾的源头。

  倒垃圾是不是该村村民所为,还是另有他人?带着这些疑问,几经打听,记者来到了崔家庄村委会,村主任崔某说:“我们村有100来户人家300来人,经济来源基本都是靠种植花椒的收成,并不富裕。”

  当问起有人向红旗渠倾倒垃圾一事时,崔某并不认可:“那些垃圾顶多是建筑垃圾,我们村不大,一共就几百人,能产生多少垃圾啊?”

  周边山上一名姓王的村民介绍,沿红旗渠周边有好几个村庄,都将生活垃圾倒在渠旁边。具体是哪几个村庄,王先生称,不方便说。

  该村的一位赵姓老人恰好路过村委会,记者问:“那些垃圾是谁运到那里的?”

  老赵说:“村民家里的垃圾一般都是运到山壁广场那儿,然后往下倒。”

  “你知不知道下边就是红旗渠?”记者问。

  “知道啊,村里的垃圾基本上都是倒在那边的,没人管。”老人回答。

  D

  建议:红旗渠源头修个垃圾场

  “那些垃圾基本是生活垃圾,为什么这么久无人管理?”杨芳说,红旗渠乃“生命之源”,他们为倒垃圾者汗颜。

  和杨芳一同前去的朋友牛勇(化名)看到红旗渠源头被垃圾困扰的情景后心情沉重。

  牛勇说,在渠首左侧的渠岸上,飞流下20米左右的白色生活垃圾,已漫至水中。水乃生命之源,林州人民赖以生存的红旗渠水被污染了。

  “红旗渠源头出现大量垃圾,让人情何以堪?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着手处理,还一渠清水。”昨日下午,林州市人大代表申兰英表示,垃圾不仅应该尽快清理,而且应该标本兼治,“修建个垃圾场,让村民将垃圾集中堆放到垃圾场里,也容易集中处理,可以避免村民向红旗渠旁倾倒垃圾。”

  对于申兰英的提法,杨芳等人表示赞同,盼望能够早日实现。

  关于红旗渠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在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优美环境遭污染践踏问题棘手

  神农架削平5个山峰 填平数百个溶洞建机场(图)

  挖平60多米高的山头,再填平山峰间的洼地。高山机场就是这样建成的。当施工人员凿平山峰,拨开山上稀薄的土层时,喀斯特地貌特有的溶洞、溶沟,全部裸露出来。

  丹江口水库污染调查:污水粪便直排垃圾遍布

  水上饭庄污水直排,开发企业偷梁换柱,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遭遇污染威胁。保护区迟迟未能划定,监管部门漫不经心,谁来保证一江清水送京津?(记者 石闯 通讯员 原更有 刘雪飞 文/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3-6-25 10: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25 13: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5:33 | 只看该作者
娄群才 发表于 2013-6-25 10:35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5:33 | 只看该作者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3-6-25 13:38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25 17: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25 18: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59 | 只看该作者
十里河 发表于 2013-6-25 17:37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22:59 | 只看该作者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3-6-25 18:48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