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8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历史可以观看》中 披露了当年不宜发表的照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6-27 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6-26 17:04|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40| 评论: 0|来自: 都市快报

摘要: (《当历史可以观看》冯克力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1951年10月23 日,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从主席台走下来,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潘光旦交谈。这大概是毛泽东仅有的一幅以 ...



(《当历史可以观看》冯克力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1951年10月23 日,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从主席台走下来,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潘光旦交谈。这大概是毛泽东仅有的一幅以背影面世的照片。
《老照片》创办之初,从新华社摄影部的资料室里获益很多。
也是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吧,大约在上个世纪90 年代前后,新华社摄影部的图片资料开始对外开放,以新华社照片档案馆的名义,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记得1996 年的时候,对外提供一张五寸的黑白照片,连制作费和使用费在内,共收取五十五元。那时查阅的门槛也不高,只要持有单位的介绍信,即可获得热情的接待和服务。工作人员会根据你的查阅要求,到库房里提取相关的图册,有时因为资料太多,一次抱不了,便放在小车里推出来,然后一本本摞在你的案头。
头两年里,所选的照片无论是涉及领袖人物还是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馆方都予放行,从未拒绝提供。
再后来,就多了一些审批的手续,像上述两类照片,往往要经过相应级别的领导批准后,方可放行。
接下来,还是具体谈谈当初从新华社的档案图册里“淘”来的几幅当年“不宜发表”而通过《老照片》披露出来的照片吧。
其中一幅,是毛泽东与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在一起的照片(左图)。《老照片》刊发这张照片时,随附了吴兵先生撰写的解读文字,其中写道:“1951 年10 月23 日,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从主席台上下来,与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潘光旦交谈。潘光旦上大学时因体育事故,断了一条腿,行走不便。大概是休息时毛泽东见其他人均离席走动,惟潘光旦端坐未起,故特加顾问。潘光旦见毛泽东来到自己面前,遂拄着拐杖从座位上欠起身,用握着烟斗的另一只手撑着桌面,微笑着与毛搭话……”这幅照片以瞬间的定格,反映了特定时期共产党领袖与知识分子尤其著名知识分子间的微妙关系。解读者从照片上“领袖谦恭的背影里”读到的,是建国之初“国家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殷殷之情”。但作者也对短短几年后知识分子即“厄运临头”有所慨叹:连被毛泽东如此礼遇的潘先生也没能幸免!
就是这样一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新闻照片,却因领袖是背对镜头,而被归入“不宜发表”之列,在通讯社的资料库里沉睡了几十年,直到《老照片》刊布后,始以“历史照片”的面目得见天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3-6-27 08: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顶贴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27 14:37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27 15: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28 06:09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28 15: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