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63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作权法》修改启动,摄影家地位有望改变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3-10-23 15:25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淮源头人 于 2013-10-23 15:48 编辑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yf


  摄影作品和文字、音乐、美术等作品的差距有多大?至少50年。——这一问一答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法律依据的。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规定:文字、音乐、美术等作品的规定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去世后50年,而摄影作品的规定保护期限则为发表之后50年。“这造成了不少摄影家还在世时,其作品就已经超过了保护期限。”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副主席王郑生说。他表示,这种不平等的法律规定严重伤害了摄影家的情感,使摄影权利人蒙受不公平的待遇,成了“二等公民”。
  不过,摄影家的这种遭遇很快有望得到改观。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摄著协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该协会提出的“延长摄影作品保护期”的建议,已经通过相关渠道,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将其纳入到了正在修改进程中的《著作权法》修法草案中。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5:48 |
 据中国摄著协副总干事侯建江介绍,《伯尔尼公约》直接影响我国《著作权法》立法,造成对摄影著作权保护水平低下。因为《公约》中针对不同的作品作了不同的保护期限的规定,在规定“对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而言,公约给予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五十年。这个期限为作品保护的最低期限”的同时,又特别明确规定“对于摄影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的保护期由各国法律自行规定,但最短期限不能少于作品完成后的二十五年”。“《公约》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作出这样的规定在当时有它的合理考虑,比如让实用艺术尽早进入公共领域等。”侯建江说。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个规定越来越显现出其局限性。因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1996年制定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明确对摄影作品的保护不再适用《伯尔尼公约》的规定。中国也加入了这一条约。
  针对现行《著作权法》对摄影著作权的保护水平远远低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现实,中国摄著协自2008年成立后,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国际法,在多种场合提出修法意见。中国摄著协副主席、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著名法官宋鱼水,著名作家张抗抗等也与协会密切合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向全国两会提交有关议案、提案和建议,强烈呼吁加快修改《著作权法》的进程。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3 17:29 |
{:7_29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8:23 |
浪漫人生路 发表于 2013-10-23 17:29

谢谢好友赏评支持{:soso_e181:}晚上好!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