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82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体偏色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10-26 1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体偏色的原因来源:未知




    这儿谈到的偏色并非指光源色温与胶片色温不相符所产生的偏色,比如用日光型彩色胶片在灯光下拍摄,或用灯光型彩色胶片在日光下拍摄以及自然光不同的色温变化引起的偏色。以上偏色的共同特点是整个画面偏色,这里谈到的是指环境颜色正常,主体部分却发生偏色的情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 环境色
  周围环境的色彩反映到主体上,称为环境色。比如拍纪念照时,被摄者站在绿叶丛中,他的脸部就会出现绿色,如果站在红花丛中,他的脸又会变红……很显然,在实际拍摄中环境色很容易引起主体的偏色。环境色引起的主体偏色,无论在彩色扩印或彩色放大中,都很难校正。为了减少环境色的影响,拍摄时应使主体尽可能地避开浓郁的色彩环境(用环境色来渲染主体例外)。
  2、 彩扩中的主体彩色失误
  由于目前的彩扩机几乎都是针对大批量流水生产设计的,对底片的色彩校正是按LATD自动进行的,如果底片上的主体在画面上所占的比例较小,而整个画面的色彩浓郁又单一,在彩扩中主体就会偏色,这种偏色被称为"画面主体的彩色失误"。比如将一只白色陶瓷工艺品分别放在红、绿、蓝、黑4块幕布上拍摄,所扩印的彩照会出现:放在红布上的工艺品偏青;放在绿布上的工艺品偏品红;放在蓝布上的工艺品偏黄;放在黑布上的工艺品不偏色,这就是LATD自动校色的结果。在实际摄影中,也常会遇到上述"画面主体的彩色失误"的情况,比如拍彩色证件照,如果选用红布作背景,则被摄者的脸会显得"苍白"(实际为偏青);如果选用蓝布作背景,则被摄者的脸会偏黄……而用"消色"(黑、白、灰等)作背景,则主体不偏色。实际上,这种偏色与摄影无关。对"画面主体彩色失误"的底片应由彩扩员用彩色校正键进行手动校色,其规律为:主体偏什么色就减什么色,比如用红布作背景时,主体会偏青(红色的补色为青色),就应按C,以蓝布作背景,主体会偏黄(蓝色的补色为黄色),就应按Y,以绿布为背景时,主体就会偏品红(绿色的补色为品红),就应按M,彩色校正由+4---4分为9级,每一级校正量为10%,可根据主体偏色的程度来把握校正量。对于"主体彩色失误"的底片,在彩色放大中却并不会出现主体偏色的情况,因为大多数彩色放大机的校色主要靠手工操作,这是彩色精放技高一筹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6 11:22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6 15:01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7 07: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28 14:53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