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7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妨多一些“低分贝”休闲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3-11-17 07:14 | |阅读模式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福州11月16日专电(记者 董建国)以各地大妈大婶为主角的广场舞近期因噪声污染等频频遭遇泼粪、砸音响、放狗等抗议,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被推上风口浪尖。身处喧嚣时代,我们一方面应扩容公共资源,满足不同群体的娱乐需求,同时对个人而言,不妨多一些“低分贝”休闲。    或清晨或傍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聚集在广场、公园、小区空地,伴随着高分贝的“最炫民族风”翩翩起舞……广场舞因门槛低、成本低,为不少老年人所喜爱。然而,随着其发展迅猛,噪声污染的问题凸显出来。在很多城市,相关部门接到的噪声污染投诉中,广场舞扰民的投诉名列前茅。
    对乐于广场舞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也有苦衷。不少地方公共服务存在缺失,公益性文化设施匮乏,户外娱乐可供选择的不多,广场舞几乎是老来寂寞的人们最重要的日常消遣。只不过,当大妈忘情跳舞时,却容易自顾欢愉,让别人耳朵遭罪。倘若是在自家里自娱自乐,分贝低点,不吵到别人肯定没人反对。但如今遍布城市的“舞者大军”,在公共领域扭扭唱唱,必然会对别人的权利造成侵犯。
    城市中每天车辆汽笛嘈杂,挖掘机轰隆隆运转,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各种高分贝。慢慢地,我们开始习惯了高分贝,甚至为了表现自己而制造高分贝。我们习惯了站在自己角度上大声言说,却不愿意安静下来。
    广场舞成为公众议题,折射出现代生活与传统心态之间的纠葛和碰撞。围绕争议,我们还需要反思如何更文明地生活。现实中,能否倡导更多“低分贝”的休闲娱乐?可否来些低音量的广场舞,或者打打太极拳,舞舞剑?可否丢下麦克风,多去去图书馆?在公共场合尽量低分贝交流,而非“我吼故我在”。


相关帖子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7 19:01 |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7 19:30 |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地板
发表于 2013-11-18 09:08 |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5
发表于 2013-11-18 14:18 |
浏览关注支持!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20:57 |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3-11-17 19:01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20:57 |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3-11-17 19:30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20:57 |
娄群才 发表于 2013-11-18 09:08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20:57 |
秋之韵 发表于 2013-11-18 14:18
浏览关注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