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文) 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从何切入、如何发展?15日,在西安市旅游局主办的2013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旅游发展研讨会上,国内著名旅游专家学者纵论丝路旅游发展之道。成立沿线城市旅游联盟,建立旅游发展协调机制,打造节点式旅游目的地成为专家们普遍认同的看法。 丝路旅游尴尬:有说头 少看头 没玩头 一提起丝绸之路,人们总是将其与神秘、古老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丝绸之路串联东西,沿途各国特别是中亚地区拥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尽管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价值高,但客观上,其旅游价值是打折扣的,市场价值不对等。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曾多次沿丝绸之路到达许多国家,他将丝路现状总结为:路线长,交通差。景点多,距离远。有说头,少看头,没玩头。“一说到玉门关,就让人产生诗情画意的美感,但真正到了那儿,很多人都大失所望,就是几个大土墩子嘛。”魏小安说,丝绸之路沿线很多景观都会给人们留下一种不值得回望的观感。 建议一:摒弃“路”的概念 打造节点产品 如何摆脱丝绸之路旅游火不起来的现状?专家们的药方是,摒弃“路”的概念,把丝绸之路断成有内容的节点产品。 “丝绸之路八千公里不可能作为一个产品去走,但是我们必须要创造建立一个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每一个节点城市之间可以用风景道,可以用铁路、航空串联在一起,同时以汽车租赁为中心构建散客服务体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认为,要选择节点城市形成主题不同的国家旅游地。 和张辉一样,魏小安认为,必须要用城市带和经济群这样的概念来替代传统的丝绸之路概念,否则旅游发展不起来。他建议,节点组合与产品组合双管齐下,“文化观光为主体,商务旅游谋发展,休闲度假求突破,红色旅游争支持,生态旅游创差异,特种旅游出高端,五彩缤纷丝路游。” 对于西安的实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邹统钎则建议强化起点概念,打造背包旅游目的地。他举例,打造一个丝路客栈,做成背包旅游者目的地的话,开辟自助旅游非常有价值。 建议二:成立世界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 丝路沿线各城市没有统一的合作组织显然无助于丝路旅游整体形象的提升,专家们普遍提出应加强城市间合作的建议。 张辉认为,要协调沿线各国旅游行动,建立沿线40多个国家及城市之间的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西安市应该牵头,把丝绸之路各国之间的合作纳入上合组织的一个重要议程来思考这个问题,共同制定行动准则,塑造丝绸之路旅游带的一种整体形象。” 邹统钎则建议发起成立世界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构建丝路遗产保护与利用网络。沿线城市则应设立区域旅游协作处,协调丝路旅游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