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地全面合作 助推贵阳创新驱动 贵阳市与北京市海淀区建立友好区市关系 陈刚讲话 孙文锴刘文新签约 北京市海淀区党政代表团在位于清镇职教城内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参观。孙琳 摄 11月23日,贵阳市与北京市海淀区党政代表团举行共谋发展座谈会暨友好区市签约仪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主持会议,强调要以建立友好区市关系为契机,深化两地全面合作,助推贵阳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孙文锴讲话,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刘文新介绍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与孙文锴分别代表双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友好区市框架协议。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名杰,副区长孟景伟、徐永全、王光贤;贵阳市领导兰义彤、杨明晋、刘玉海、朱桂云等出席签约仪式。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作勋主持签约仪式。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城区西北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我国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北京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区,科教文化资源高度聚集。近年来,该区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大力推进区域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正朝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力迈进。 陈刚对海淀区党政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贵阳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贵阳市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将坚定不移地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载体、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奋力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当好全省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海淀区是中关村科技园的核心区所在地,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格局中起着引领带动作用,代表团一行来筑考察,绘就了双方美好的合作蓝图,必将对贵阳长远发展、对贵阳老百姓的生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两地以此次协议的签署为契机,通过共同努力,把交流合作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助推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孙文锴对合作协议的签署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贵阳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加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转型、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发展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培育为抓手,共同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面提升协调创新能力;定期开展联合招商和项目推介,鼓励和促进海淀区向外转移的优质产业优先落户贵阳;共同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引进和培育高层次金融人才方面强化合作;采取互派干部挂职、开展培训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作。相信双方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将为两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创造新辉煌。 在筑期间,海淀区党政代表团先后考察了城乡规划展览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高新园区、朗玛信息公司、清镇职教城、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和贵阳孔学堂,对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市、县)负责人参加考察或出席签约仪式。(路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