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82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陕西渭桥遗址考古发现7座战国晚期至唐代古桥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4-1-15 07:17 |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安1月14日专电(记者都红刚、冯国)记者14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两年的考古发掘,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北部渭河南岸河滩的渭桥遗址目前已发现3组7座渭河古桥,其年代最早为战国晚期,最晚为唐代。




  据了解,2012年4月当地村民在渭河南岸河滩挖沙时发现了渭桥遗址。随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组成渭桥考古队,对相关遗存展开考古工作,相继在西安未央区西席村北发现了4座古桥,因其正对汉长安城北墙中间城门厨城门,故称“厨城门桥”,并根据发现先后依次编号。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如今的高庙村北、正对汉长安城洛城门的地方发现一座古木桥,因时代相近遂称为“洛城门桥”。其中,厨城门一号桥宽度大于15.4米,长度至少880米,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木梁柱桥。
  2013年,考古队在厨城门四号桥与二号桥间发现厨城门五号桥,并根据线索,在汉长安城东北草滩镇王家堡某建筑工地调查发现了一座暂称其为“王家堡”的古桥,从而使渭河古桥的发现数量增加到3组7座。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志友介绍,2013年,考古专家利用科技手段对四座古桥进行了年代鉴定,结果显示,厨城门一号桥最晚为东汉至魏晋时期,三号桥最晚为唐代,四号桥最晚桥桩的年代为战国晚期,已发掘的洛城门桥桥桩最晚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王志友表示,考古人员根据从厨城门一号桥的清理中发现的“康熙通宝”等清代遗物判断,一号桥至少沿用到清代,使用了近2000年。而如今的渭河主河道,自清康熙以来已向北移动了至少3000米。
  同时,从埋沙堆积看,自“康熙通宝”埋藏层向上为厚约3.5米显示河流甚为浑浊的细沙堆积,而向下至不含任何人工遗物的早期河床为大体厚约2米显示河流较为清冽的粗砂堆积。据此专家认为在“康熙通宝”之前,渭河的水是清澈的。“这不仅为渭河古今清浊变化提供了新资料,而且对关中地区古代环境变迁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王志友说。
沙发
发表于 2014-1-15 11:04 |
浏览关注支持!
板凳
发表于 2014-1-15 11:24 |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地板
发表于 2014-1-15 17:41 |
浏览关注支持!
5
发表于 2014-1-15 20:16 |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0:54 |
秋之韵 发表于 2014-1-15 11:04
浏览关注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0:54 |
十里河 发表于 2014-1-15 11:24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0:54 |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4-1-15 17:41
浏览关注支持!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0:54 |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4-1-15 20:16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10
发表于 2014-1-15 21:02 |
谢谢分享!谢谢老师!{:7_296:}{:7_296:}
11
发表于 2014-1-15 22:33 |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