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2月6日专电(记者潘晔)“人在灯中走、灯在人中挂”。从大年初一开始,在南京“年味”最浓的夫子庙、老门东等民俗景区,各式各样的花灯摆上了街头,除了传统的荷花灯、兔子灯外,马儿造型的花灯卖得尤其“俏”。 记者了解到,马灯的价格从50元到500元不等。有纸扎放蜡烛的传统马灯,也有绢制的放电池或是太阳能的新式马灯。马灯颜色也是丰富多彩,威武的白马、耀眼的金马、吉祥的红马……更有一些“小马灯”转向卖萌路线,“大脑袋,小短腿”,可爱俏皮的造型吸引来不少游客驻足。 不少马灯紧跟潮流,在马上放上几枚“铜钱”,讨一个“马上有钱”的好彩头;在马背上放一只“猴子”或是两头“大象”,被吉利地称作“马上封侯”“马上有对象”……“马灯里面架子全是金属的,就是为了好在马背上放东西。”一位花灯艺人告诉记者,马上放什么就马上有什么,寓意非常好,所以马灯特别受欢迎。 一位外国游客对其中一个马背上骑着“砳砳”的马灯颇有兴趣,拿着手机各种摆拍。她问随行的中国同伴,这是什么“神兽”?引来周围一片欢乐,大家告诉她,这是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寓意南京“马上有青奥会”了。 “今年的马灯明显供不应求,每天店里都有回头客。”老门东的一位花灯店老板说,现在店里面完整马儿造型的花灯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几个马头灯了。 据南京旅游部门统计,春节长假前四天,南京夫子庙、老门东景区已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其中,“赏花灯、品小吃”等民俗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