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46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常识(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6-12 14: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各式镜头有不同的成像效果,在这里有必要重温一下摄影常识,先聊聊镜头的种类吧;
什么是镜头分类,说白了无外乎两种,一个是定焦另一个是变焦,目前都在用变焦。因为它方便,减少镜头数量吗。
定焦镜头焦距只有一个通常标有F70mm9(指数)那么不同的焦距镜头视角也不同,镜头焦距越短,视角越广(大)习惯把短焦距镜头称作广角镜头。镜头焦距越长,视角越窄(小)习惯把长焦距镜头称作窄镜头,叫做望远镜头。135相机的各种焦距镜头与视角可不同,拍摄时可需注意,别把自己拍进去。
焦距镜头分为;标准镜头,(普通镜头)短焦头,(比标准头短但广角广)长焦头(景深短,有利突出主体)
具体说;标准镜头;与人的眼睛视角基本一致,适合拍人像,风光,新闻,纪念照等,镜头长度与所拍的画面对角线长度相近,画面大小24×36mm时,他的对角线43mm。此时镜头焦距为50mm。它的有效口径大,结像力高,方便快捷,实用价值高。短焦距镜头;能在较短的物距环境下拍出较大的场景,特点是焦距越短,视角越广。夸张近大远小,造成一种特殊的透视关系和视觉效果,加大景深纵深感。往往拍的近景,远景都清晰(景深长)适合拍风光,大场面集会,突发事件,纪念照等。鱼眼镜头;透视关系极大的夸张,景物严重变形,圆形,画面很广。长焦镜头;焦距长,视角窄,但成像大,适合拍远距离的物体,野生动物,体育比赛,军事演习,文艺演出等。优点是拍人头像成像大,不易变形,便于虚化背景,突出主体。大家可以从不同位置尝试变焦调整有意外的惊喜呦。
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变焦镜头在全画幅相机上的使用与在非全画幅相机上的使用不同处,如全画幅变焦镜头用在非全画幅相机上,镜头焦距就会变长,广角部分可能变没消失或变小。
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不同;光学变焦时真实的变焦,把被摄体的影像扩大,总像素不变,影像清晰。数码变焦将感应器中形成的影像,进行局部加以放大而成,但是总像素减少。那么清晰度下降。轻便型数码相机标胶倍率标志可查表找到。
影像成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A曝光是否正确,如光圈与速度的合理搭配很关键。B感光度的设定是否正确200一下为低感光度,400以上为高感光度,实际应用中尽量选用低感光度50,80,100,宁低勿高,一个是过高会使画面出现噪点,而是后期调整过低可能补救。
拍摄环境很暗,可使用自动曝光,缺点是提高了感光度但生成了噪点,选择M手动比较好。
  什么是噪点?也就是进行光信号转换是产生了劣质的信号,出现了粗糙的点和不该生成的颜色。什么原因?①设置LSO过高,②设置的曝光视角过长③国语压缩JPEG格式
   自动对焦有时不准或影像发虚;①天空或单一颜色的墙体(水面,烟火)②光滑及反光率高的物体(镜面,光亮的油漆)③无固定形状的物体(水面,烟火)④处于网状或栅栏后面的物体⑤闪动的光源(电视屏幕,闪动的霓虹灯)也不是没有办法;可先对准其他实体,办按快门后,手指不抬起,移动镜头重新构图拍照,也可用手动对焦。在提示拿相机的姿势,卡片机与单反相机拿法不同,卡片机容易发颤,有的相机有防抖功能,没有的话你可设置LSO偏移功能,也可设置P程序自动,AUTO全自动,设置TV速度优先下使用。
   摄友拍照时可充分利用好相机感光材料宽容程度的条件,它通过曝光不足与曝光过度电脑调整,依然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图像。一般来说曝光不足好弥补,但是比传统相机宽容度要小得多。你当然宁缺勿过了。它是由容忍度的绝不是无限的。
   如何拍出高质量的照片?
选择高像素的传感器②对焦要准确,必要时用手动③使用防抖功能的相机④慢速度用三脚架⑤使用低感光度拍照⑥艺术创作时使用RAW格式拍照⑦在使用JPEG时,应用大尺寸图像格式,小的压缩比。⑧拍照时构图饱满,尽量不进行后期剪裁画面⑨精良不适用变焦拍照⑩曝光准确宁缺勿过。
  RAW与JPEG格式优缺点;①JPEG优点是占相机的容量小,能拍出更多的片子,满足大家的需求。设和生活,旅游,一是。新闻等。一般网传都是这种格式。制作7寸照片可以,放大图像会出现噪点。
②RAW(原始的,未经处理的)优点在后期处理图像时具有灵活性,设和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图像,但是后期软件功夫要过硬,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色温与色温平衡应用;色温主要是标志光源光谱成分的一个物理量标志,与温度有关,但不是色彩的温度,不代表色彩的冷温度程度,色温也不是光想的明暗程度。科学家通过光源的演变,总结出色温。
色温的标准;它的计量单位K,温度0度=273度K.高色温如;蓝色10000,青色7000,白色5000.低色温;黄色4000,橙红色3000暗红600.实际操作中需掌握的光源与色温值;蓝天19000-25000薄云13000-15000中云阴天6400-7000晴天10点-14点54005600晴天8点-16点3500-4700晴天的日出或日落1850-2400.人造光;闪光灯5300-6000碳弧灯5600荧光灯4000,100W白炽灯2900.40W白芷等2650蜡烛灯1850.
日出日落色温区别;喜欢拍日出日落的摄友可要记住,红760-6209(波长)橙620-590黄590-560绿60-500青500-470蓝470-430紫430-380也就是说光有光波长短,利用好这一时段阳光色温明显偏红橙色,这是拍日出日落最好时机。
色温平衡;相机的感光材料所设定的色温数值与实际的色温值一致就是色温平衡。保持了平衡,排出的图像才能真实地还原被摄体,否则会偏色。
白平衡;使不同色温达到平衡,以保证图像色彩如实还原叫白平衡。数码相机有AWB自动白平衡,日光,阴影,多云,钨丝灯,荧光灯,闪光灯,自定义。①自定义白平衡;可自动调整白平衡,②日光模式;适用晴天的日子室外拍摄③阴影模式;在各种建筑物投影之中拍照④阴天模式;在多云阴天雨天雾天拍摄。⑤白炽灯;在灯泡照射中拍摄⑥荧光灯;在暖白或冷白灯照射中拍摄⑦闪光灯;当然在需使用闪光灯是拍摄⑧自定义模式;适合在固定光源条件下使用,掌握白平衡数值很重要。
还可用色温不平衡进行艺术创作,人为的使色温不平衡,如在高温日光下,用低色温白炽灯模式拍照,图像会偏蓝,青色,造成色温更高,那么低色温用高色温拍摄,结果色温反而更低。
我的色彩模式;(关闭)我的色彩,在图像不进行任何调整时使用。V鲜艳模式;强烈反差颜色的饱和度,照片色彩更鲜艳,适合拍民俗,庆典,节日,花卉等。N中性模式降低反差颜色的饱和度,拍敏感反差较大的景物,人物等。Se旧照模式;图像色彩为棕色(茶色)画面单色BW黑白模式;画面是单色,拍艺术照用P正片效果;使蓝,绿,红更鲜艳,类似传统胶片的正片效果,用于制版印刷L淡化肤色;可使人的皮肤颜色淡化,适合拍酒后的人物照。D加深肤色;与淡化肤色相反B鲜艳蓝色突出被摄物体的蓝色部分,使大海,天空或蓝色主体更艳丽G鲜艳绿色;突出绿色,如树林草原或与绿色为主的景物R鲜艳红色;突出红色调,如红花,红旗,红灯笼等C自定义色彩;可以任意调整反差,锐度,颜色的饱和度,及对红。绿,蓝和肤养的调整。今天到这里明天咱接着聊。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印益 + 1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4:53 | 只看该作者
如有不对的地方,请摄友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25 10:17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4:39 | 只看该作者

多谢老师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09: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29 09: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2:08 | 只看该作者
印益 发表于 2014-6-29 09:18
欣赏支持学习。

多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18 15:43 | 只看该作者
{:7_296:}{:7_296:}{: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09:43 | 只看该作者
文刀 发表于 2014-9-27 13:46
标准镜头;与人的眼睛视角基本一致,适合拍人像,风光,新闻,纪念照等

多谢指导,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09:43 | 只看该作者
逆风狂舞 发表于 2014-9-28 16:33
我反复看了多遍,好帖,得支持

多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6-30 11:0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6-30 11:09 | 只看该作者
好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