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图:4月5日,学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敬献鲜花\中新社 【本报记者强薇南京五日电】5日,数十位南京大屠杀倖存者和死难者遗属、从各地赶来的市民游客和日本友好人士,齐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同胞名单墙(俗称“哭墙”)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清明祭活动。 今年的祭扫活动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立后,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的首场民间自发的悼念活动。 伍正禧老人在南京大屠杀中失去了7位亲人。“我的哥哥、姑姑、叔叔、表叔、表哥在自家的院子里给日本兵抓了去,给我们家看门的一个老工人也被烧死,还有我爷爷,他就是家里的一根柱子啊,被日本兵刺了三刀……”诉说往事时,老人的声音是颤抖的,每说出一个名字,眼里就聚集起更多的泪花。 同样是南京大屠杀倖存者以及死难者遗属的路洪才老人说,每年清明节,都会有很多在南京大屠杀中逝去亲人的遗属和倖存者们来“哭墙”祭扫。因为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亲人没有坟墓,有的甚至没有尸骨,所以这面“哭墙”就成了祭奠亲人的唯一地方。 “哭墙”刻10418遇难者名单 据了解,被老百姓称为“哭墙”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经过1995年、2007年、2011年和2013年4次镌刻,目前已刻有10418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单。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清明祭活动既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控诉,也是对人性和良知的呼唤。哭墙是30多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共同的墓碑,这些名单是1937年南京遭受日本侵略和加害暴行的具有代表性的证据,也是南京人苦难歷史的沉痛记忆。纪念馆方面对死难者名单的徵集核实工作也一直都进行,有可能在今年12月份镌刻上第5批名单。 今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对此,不论是死难者遗属还是普通民众都表达了坚决支持。 来自河南洛阳的张先生和朋友连夜自驾10馀个小时,就为赶在清明节当天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看过馆内的众多照片和实物后,张先生表示感触很大,回家还要对孩子多做*国主义教育。来自湖北武汉的江爷爷更是带来了一家老小,想让子孙多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歷史。老人说,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对死难同胞一个很好的纪念,希望现在的青年人都能牢记歷史,不让悲剧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