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7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灵的归途—读颜长江和肖萱安的《归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4-27 0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灵的归途—读颜长江和肖萱安的《归山》

发布时间:2011-11-29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释藤 责任编辑:张艳秋

很多优秀的影像是可以被用来凝视的,如同盛开在尘埃中的花朵,无需刻意却直抵人心,颜长江和肖萱安的作品《归山》我想当属此类范畴。

读到《归山》时,我的内心升腾起一股莫可名状的情愫,第一张的作品的画面是:一只苍鹰停在枯萎的树枝上,那是一片失去了生机,面目全非的荒蛮之地,大自然的生命正承受着无以悲伤之痛,透过黑白的影像,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本源的一种倾诉,在悄然辗转中颠沛流离。


站在观者的立场,我喜欢这组影像流露出的那种质感:坚定、沉着、又带着一种自我的追逐。这些作品仿佛是一份摄影师的精神剖白,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属于个人主义的情节和放任的自由。

这些动物标本:苍鹰、梅花鹿、仙鹤、还是豹子,在自然万物面前都应该属于灵魂的个体,而在颜和肖的影像文本里,它们却成为了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象征,被无数次地放置于大自然里,以其回归的方式“傲然站立”,看似和谐的画面,却隐约地渗透出一股哀伤之美。

有人说这是在传统美学范畴上的一种“画意”之作,可是在我看来,这些画面虽然“唯美”却美的疼痛、如烙刻在心坎上的一道疤痕,褪却不了伤悲。

生命本是美好、自由的、这些属于生命的个体却因了人类,成为了“永恒”。这样的“永恒”恰恰是致命的,也是无言的,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原则,本身就是一种摧残。颜和肖的本意在哪里,难道是让观者看见这份刻意营造的“画意之美”么,我想一定不会如此简单吧?

在这些黑白的影像里,我们看见动物的标本被妥当地安置在密林里,岩石上、河道边、本该是融合之状的场景,可是却显的如此格格不入,这种反差让人在视觉上仿佛迎面一击,看似无关痛痒,却直戳人的心窝,我们甚至会发出疑问:这就是所谓的和谐么?人类内心的本真呢,是否已经回归?或许身在红尘中的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历经时光的漂洗之后,烙刻了无数的印痕和沧桑,心在日益地动荡中四处游离着,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途!


[url=]共2页[/url]<<<12>>>


颜长江(77)   肖萱草安归山(1)   摄影(2251)   释藤(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4-4-27 06:51 | 只看该作者
分享  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