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80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谈三影堂摄影奖 中间态及平衡点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4-4-29 10:12 | |阅读模式
  • 作者: 吴栋  责任编辑: deowu    2014-4-28 14:58

       编者按:在本届三影堂摄影奖中,透露着作者个人信息的作品不在少数。相比于前些年自虐式的流放自己,走在路上追寻自己内心状态的作品,今年这类从个人出发的作品指向性更为明确,也更贴近作者现实。摄影师们大多从自己身边去寻找熟悉的题材,或是探入自身记忆,试图让它们与摄影发生关系,在经验与摄影之间,寻找平衡点。

刘张铂泷(以下简称刘张)的名字在本次三影堂摄影奖入围名单中稍显独特,我曾就这个姓氏问过刘张,他说这是他父母之姓相连所成的姓氏。一般这类姓氏,总会让人觉得新鲜,且重名率极低。它同时也象征了一种联结父母、联结家庭的亲情状态,与孩子终身相伴。

这种连接两方所形成的状态也出现在了刘张的作品中。刘张本科学的是材料科学,毕业后去了美国视觉艺术学院(SVA)学摄影。你能在他的作品中捕捉到这种关于作者的信息——理工科与艺术的双重背景。插着试管的绿色植物,充满警示性的红盒子里装着的针筒,以及一些不明觉厉的高科技仪器。刘张用他的照片带人进入了一个个他喜欢且熟悉的科学场景,并用他所选择的表达工具,以一种冷静的态度,拮取一些与艺术产生交叉的画面。



展览现场 刘张铂泷作品



刘张铂泷作品



刘张铂泷作品



刘张铂泷作品



刘张铂泷作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0:13 |
在本届三影堂摄影奖中,这种透露着作者个人信息的作品不在少数。相比于前些年自虐式的流放自己,走在路上追寻自己内心状态的作品,今年这类从个人出发的作品指向性更为明确,也更贴近作者现实。摄影师们大多从自己身边去寻找熟悉的题材,或是探入自身记忆,试图让它们与摄影发生关系,在经验与摄影之间,寻找平衡点。

李朝晖的《大体》拍摄的是一组离开身体的部分(器官或被切除的肿瘤等),作者有着几十年的医学研究经验,这使他有着获取这些拍摄对象的天然优势。从一个医学工作者视角渐渐转向摄影,李朝晖在将这些器官转化成为平面图示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思考,他在画面下方摆上一把标尺,并用黑白胶片消解了器官本身的暴力属性。而在展示方面,李朝晖决定了与真实尺寸以1:1的比例输出这些图像,以求让观者能有一个尽可能客观的体验。



展览现场 李朝晖作品



李朝晖作品



李朝晖作品





李朝晖作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0:13 |
陈晓峰的《植物·置物》展示了一些植物的环境肖像。据他个人所说,拍摄这组作品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职业属性,由于不能长期出门在外拍摄,陈晓峰选择了这样一个力所能及且又能反映自身状态的题材进行拍摄。处于机械环境中的植物就如他自己的现实生活一般,想在摄影路上大步走去,却只能如一团小小的植物,在一个不合适的空间中缓缓生长,慢慢朝着理想方向,迈出一个小小的步子。



展览现场 陈晓峰作品




陈晓峰作品




陈晓峰作品





陈晓峰作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0:14 |
而女摄影师们寻找的平衡点则更多的产生在空间上。她们大多在两个以上的地方生活过,空间上的切换在她们的内心产生了一个微颤的反应。

现居台湾的朱岚清来自漳州,她的作品《负向的旅程》说了一个关于她故乡的故事,作者捕捉了记忆与现实的交叉点,并用一种照片+手工书的形式,尽可能地将这种感觉传递给观众,整个展览经过朱岚清的精心设计,以她的节奏引领观者走向她的世界。



展览现场 朱岚清作品

朱岚清作品

朱岚清作品

朱岚清作品





5
发表于 2014-4-29 11:48 |
浏览欣赏支持!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4:28 |

谢谢秋之韵老师赏评支持下午好!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