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春天,在农村的庙会上都会看到乡村大舞台-----戏曲。
在关帝庙的庙会上我们看到即将消失的戏曲曲种-------罗卷戏。我在舞台的后面抓到老师的自己事业即将消失时的留恋和无奈。
罗卷戏曾流行于中原大地,如今承继乏人,很少公演 咚将,咚将,得儿咚将一阵铙钹响,几声咿呀腔,男女老幼搬著小櫈赶过来了,稍稍坐定,一记锣声?,观衆屏息凝视,随著剧情或喜或怒或怨,或击腿或扼腕,有的还随鼓板哼上几声到精采处,台上铙?声声紧,台下掌声阵阵高,演员观衆共同陶醉在一个奇异的世界里,这就是罗卷戏曾拥有的魅力 现在,单独的罗卷戏演出已难觅踪迹,恍如冬眠在历史某个暗室里,没有了色彩,没有了声响,有的只是剥落的名声和记忆罗卷戏离它曾经熟悉而热闹的舞台已经渐行渐远,就连它诞生的土壤如今也难觅其踪迹据中央戏曲学院专家介绍,目前全国仅有河南邓州一个罗卷戏班,真可谓戏曲中的大熊猫 唱腔粗犷 唱词文雅 罗卷戏由罗戏和卷戏两个古老剧种融合而成,唱腔粗犷豪爽奔放高昂,具有典型的北方戏曲音乐风格关于罗卷戏的起源,没有确凿典籍可考 生旦净丑各行当表演从不同角度把武术杂技狮舞竹马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吸收到剧种里来武打戏粗犷奔放真实,真刀真枪,开打时当当有声,火花飞射 罗卷戏唱腔讲究音韵,词格为七十字句,以婉转清新优雅抒情见长其唱词特色,是每一大段唱词由一迭一迭的三长一短句组成,类似我国古典诗词的词牌,唱词很文雅专家称这很可能是该剧种鼎盛时文人墨客加入创作形成的罗卷戏很有古老剧种崑剧京戏的味道,却又固守著词牌似的唱法 罗卷戏的音乐自成风格,主要伴奏乐器有筚篥大笛唢呐笙闷子等打击乐器有鼓板大锣大?小?小锣堂鼓大鼓梆子等随著发展,弓弦乐器,如二胡板胡曲胡及大小提琴等不断加进,为其它剧种所少见凡两军厮杀等场面,吹奏乐器打击乐器齐鸣,气势壮观 剧目失传 后继乏人 罗卷戏的传统剧目有三四百出,以反映历史故事的袍带戏居多,也有少量以民间生活故事为内容的小戏随著罗卷戏走向衰落,大部分剧目已失传,唱腔音乐曲牌也随之失传目前只有几十出,这一艺苑奇葩正濒临消亡边缘 河南邓州罗卷戏是罗卷戏的流而不是源据邓州市志记载,清雍正年间,罗卷戏传入邓州,民国十八年到三十二年间,邓州罗卷戏班到豫东豫北演出,曾唱红整个中原大地,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民间曾传:罗卷戏到村里,女人不烧汤,男人不下地 如今的年轻人不愿意学演罗卷戏,传承断代,后继乏人在邓州,年龄最小的传人也已经五十多岁,这门戏曲活化石正渐渐退出舞台 此前,电视专题片最后的剧团记录了罗卷剧团演职员生活和演出情况,引起一股罗卷戏研究热戏曲专家戏曲学院研究生深入河南省邓州市王营罗卷戏剧团调查研究,确认罗卷戏是古老而稀有的民间传统剧种,发掘抢救和保护罗卷戏,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近日,罗卷戏已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