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佳友在线 责任编辑: 伯多禄
通过广角 镜头放大前景的猴子,同时收纳背景庙宇的全景 光圈F5 曝光时间1/50s ISO800 焦距12mm
动物摄影是一种非常有挑战性和特殊魅力的题材,当它们不可预知的野性爆发出来时,摄影师可以依靠敏锐的直觉、娴熟的拍摄技巧和快速的相机操作,迅速捕捉到日常难以见到的瞬间至真画面。无论是猛虎凶恶的眼神、雄鹰展翅的英姿、还是大象庞大的体型,动物摄影相比其他摄影题材更能激起人们的强烈情绪反应。而摄影师在拍摄执着的精神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也会增加最终照片的感染力。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日常生活中和旅途中的动物拍摄技巧。
寺庙中的灵猴
猴庙建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以西的山顶上,登顶后可俯览整个加都谷地,其密密麻麻的建筑甚至超过了北京的都市。猴庙这里的猴子虽然不怕生人,但也不会象峨嵋山的猴子会主动打劫你。这里是佛徒的一个重要朝圣地,并以加德满都河谷最古老的遗迹而引人注目,相传释迦牟尼曾亲临此地。每年佛祖诞生日时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届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充分体现了印度教与佛教在尼泊尔的完美融合。
在好奇的猴子凝视佛像时进行抓拍 光圈F3.2 曝光时间1/800s ISO200 焦距78mm
摄影师来到猴庙前就做好了功课,了解了这里的特色和和习俗。首先选择了佛像较为集中的场景,在拍摄猴子时尽量等到他们与佛像互动时进行抓拍。有时,还可以拍摄到猴子偷吃供果的瞬间。通常,这需要使用长焦镜头或者变焦镜头的长焦端,大概150mm到200mm的焦距比较容易拍摄场景的特写。下方照片中,摄影师居高临下,使用广角镜头凑近猴子,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让猴子在照片中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并以鸟瞰寺庙全景的视角充实照片的背景。
选择有特色的主体非常关键,这里拍摄的是抚养小猴的猴妈妈 光圈F3.2 曝光时间1/800s ISO200 焦距140mm
杜巴广场的和谐共生
尼泊尔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意为皇宫广场,在加德满都河谷的三个古城: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中各有一个杜巴广场,是当年三个王国的王宫广场。尼泊尔王国的马拉王朝鼎盛时期,在文化、建筑、艺术上曾一度达到巅峰。马拉王朝第六代国王死后,其三个儿子各据一方,自立为王,为夺取西藏商路的控制权,相互征战,斥巨资修建王宫广场。它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的纽瓦丽古典寺庙建筑和宫殿,现在都是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广场上,人与动物和谐共处,鸽子、狗、牛都会在广场上休息,儿朝拜的信徒会在尽量不打扰它们的情况下,去广场中的寺院中烧香和朝拜。
拍摄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的景象 光圈F8 曝光时间1/640s ISO100 焦距116mm
虚实对比结合重复法拍摄鸽子
在拍摄这张鸽子照片时,摄影师选择在暗调的背景中取景。因为鸽子的颜色本身属于吸光色,如果表现少量个体的话,在明亮的环境中表现时很难成为视觉中心。由于鸽子在寺庙的屋檐上不断的排泄,因此取景时尽量避开在画面中出现清晰的排泄物,以免影响画面效果。这里,在取景时采用了虚实对比的手法,使用长焦镜头针对右下方的鸽子进行对焦,通过设置大光圈,让后面的鸽子变得虚化。拍摄时还利用了井子格的构图手法,将左上方和右下方的鸽子分别放在“井”字的横竖交叉线上,让画面显得更加活跃。
在暗调的背景中,通过虚实对比的手法拍摄两只鸽子 光圈F3.2 曝光时间1/125s ISO100 焦距200mm
虚化前景拍摄野羊
在旅途中拍摄照片时,使用长焦大光圈镜头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屡见不鲜,这和拍摄得技术难度和速度有关。拍摄背景虚化时,只要满足景深的三要素即可轻松实现画面效果,但是拍摄前景虚化时,往往就要寻找既可以产生虚化效果,又可以与被摄主体产生互动的前景。通常,摄影师会选择变焦镜头,并且寻找与被摄主体距离恰当的前景。这里,首先对攀登的野羊对焦,让前景的树木空隙正对取景框中心,等到野羊攀爬到画面中心时进行抓拍。
预先寻找前景和空隙来衬托主体 光圈F3.2 曝光时间1/400s ISO100 焦距200mm
逆光营造背景色彩与毛皮质感
很多动物身上都覆盖着毛皮,有些如斑马、长颈鹿等动物的毛皮花色非常有特点,在拍摄时可以抓住这些亮点。在四川西部的亚丁深山拍摄时,摄影师仰头看到山坡上几只野羊回头等待落队的同伴。由于当时这些动物的正面处于逆光环境,于是摄影师在拍摄时增加了1档曝光补偿,让动物的毛皮产生生动的镶边效果。
逆光增加曝光来突出表现动物皮毛的质感 光圈F3.2 曝光时间1/1250s ISO500 焦距200mm
日落时分拍摄草场
太阳徐徐降下至西方的地平线下的夕阳时分,光线的角度和强度都与正午时分完全不同。通常,摄影发烧友在来到景区时,经常会选择早出晚归,这样可以拍摄到效果截然不同的照片。这里,在大多数人已经返回城镇时,摄影师依然坚持在山坡的草海子拍摄。由于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光线几乎平行从侧面照在草地上,形成了明显的高光和阴影,牛头和牛背上也形成了同样的效果。在曝光时,摄影师采用了就轻避重的手法,就是在保证高光部分不出现明显曝光过度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曝光值,让环境中的暗部细节变得明显。这里,还使用了一个拍摄技巧,就是稍微倾斜相机进行构图,让地面的斜度看上去更夸张。
日落时分拍摄光影立体的草场和牦牛 光圈F4 曝光时间1/640s ISO400 焦距70mm
拍摄动物及其地域特征
在夏初的毕棚沟拍摄时,高原的天空异常的湛蓝,缭绕的云雾下,雪山巍峨耸立。摄影师在向山中行走时,忽然遇到了一群悠然自得的牦牛。在拍摄无人放牧的动物时,为了安全起见可以赵一棵树挡在身前,万一身上的颜色或者气味激怒了动物,可以通过这棵树来迂回,避免自身安全受到直接的威胁。在拍摄时,这群牦牛突然向摄影师靠拢过来,在确定了没有危险后,立即更换广角镜头,通过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让前景的牦牛个体尽量变大,并且在取景时将具有高原特色的蓝天、云雾和雪山纳入到取景当中,一同进行展现。
以雪山和云雾为背景,拍摄山中的牦牛 光圈F6.3 曝光时间1/320s ISO100 焦距12mm
预设与快速抓怕
动物不同于风景的时,他们的位置或者姿态时常会发生变化,如果相机设置不到位,非常容易错过精彩的瞬间。在行进过程中,或者准备抓拍现场的动物时,可以采用保守法设置相机,最简单的就是感光度设置为自动AUTO,有些相机显示为在ISO下设置为A模式。之后,将拍摄模式设置为快门优先,根据镜头的长短和动物的运动速度,可以将快门速度设置为200或2000不等。这里,摄影师在拍摄寺院草坪上休息时,忽然看到一只小猫迎面走来,于是在之前预设的相机参数下,成功地完成抓怕。下方照片中是摄影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街头拍摄时,忽然听到楼上传来小狗的声音,顺着犬吠声看到石柱中的小狗弹出了一个头,于是立即调转镜头,变焦截取特色的石柱进行抓拍。
对相机进行预设后,可以提高拍摄动物的成功率 光圈F2.8 曝光时间1/1600s ISO100 焦距200mm
在旅途当中对突发事件保持高敏感度,经常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光圈F3.2 曝光时间1/1250s ISO100 焦距200mm
步进法拍摄鸟类
在拍摄对人类互动比较敏感的动物时,可以采用步进法进行抓拍。步进顾名思义就是步步逼近,这样做可以降低动物的警觉,尤其在接近时要放慢动作和脚步。为了以防万一,可以边拍摄边靠近,让动物习惯快门的声音,并且走几步一排,防止动物掉头跑掉。这里,摄影师在拍摄佛像下的麻雀时,由于200mm的镜头无法将主体足够突出,于是采用了这种拍摄方法,不断进阶发呆的麻雀,直到成功拍摄到麻雀侧面乌黑的大眼睛和眼神光。
拍摄容易受惊吓的野生动物时,可以采用慢慢靠近的手法 光圈F3.2 曝光时间1/1250s ISO100 焦距120mm
追随拍摄雄鹰
在甘肃南部拉卜楞寺拍摄时,摄影师携带了一枚2倍增距镜,配合70-200mm长焦变焦镜头的使用,方便拍摄野生动物和纪实题材。当摄影师走上寺庙附近的山坡,准备拍摄全景时,一只老鹰不断地在天空中盘旋。这时,摄影师立即换上了增距镜和长焦镜头,在增距镜的作用下,老鹰在取景当中明显被拉近了,但是镜头此时最大光圈却由F2.8变成了F5.6,还好当时的光照充足。在使用快门有先后,设置了快门速度为1/800秒,之后等到老鹰平行于镜头移动时,半按快门对焦,并且向前移动取景,在老鹰飞翔的前方预留事项空间,让画面更富动感。
使用相机追拍飞拉卜楞寺寺上空的雄鹰 光圈F5.6 曝光时间1/800s ISO400 焦距40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