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78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哲元故居部分老房子被拆 文保爱好者:很可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6-14 0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北京晚报
    漂亮的垂花门还在,但旁边部分房屋已被拆平。政协礼堂附近的大乘胡同1号和3号院子,目前正在拆迁。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名将宋哲元的故居,且建筑格局精美,因此文保爱好者呼吁将这里保留下来。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大乘胡同发现,从西二环至太平桥大街、北从阜成门内大街南至长安街的金融街地块,仅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处平房建筑。附近居民介绍,大乘胡同的1号、3号、5号均为宋哲元故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宋曾在此居住。整个院落南北约有60米长,东西约百米长。院子坐北朝南,1号院与3号院内部相通,最多时住着不下10户人家。
    记者看到,1号和3号院子里目前还保存着不少老建筑,内院的垂花门近年曾经重新修整过,但院子里北侧上百平方米平房已被拆除。有居民说,这些房子大都是解放后至90年代用红砖建成的。
    一位居民说,她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十多年了,那个时候很多房屋还没翻修,古香古色挺有北京味道的。后来,因为是规划中的绿地,这里开始腾退。这位居民说,经常有摄影爱好者,带着照相机来院子里参观,后来院子里靠北侧的平房等多处都有房屋拆除,“拆迁工人说,有些房子年头挺久远,但是当年的建筑质量是相当不错的。”
    知名民间文保人士曾女士说,她曾在两年前向西城区文委提出对该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申请,但是两年来一直没有得到答复。昨天下午,记者以市民身份致电西城区文委,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大乘胡同1号、3号、5号是否为文物的问题,需询问文物科,但其提供的文物科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4-6-14 11:12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14 12:53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14 17:09 | 只看该作者
浏览学习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5: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5:07 | 只看该作者
渔水翁 发表于 2014-6-14 12:53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5: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17 06:1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08: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