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99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昔日“远东第一豪宅”绿房子对外开放游客爆棚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4-6-16 06:18 |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图说:绿房子今天对外开放,吸引参观者络绎不绝。新民网 李若楠 摄  

图说:不少市民一早就赶来排队,现场队伍绵延七八百米。新民网 李若楠 摄  

图说:队伍中一女子向前眺望,眼神仿佛在说“这么多人啊……” 新民网 萧君玮 摄  

图说:因接待能力有限,现场限流,每批限四五十名游客入内。新民网 萧君玮 摄  

图说:参观者以中老年为主,另外也不乏年轻的老建筑爱好者。新民网 萧君玮 摄  

图说:参观市民对房屋的每一个细节都细细品味。新民网 李若楠 摄  

图说:曾经无缘得见的"远东第一豪宅"免费开放,唤起不少市民的老上海情结。新民网 萧君玮 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今天(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全市100多幢文物保护建筑免费开放。值得一提的是,20处不为人所熟知的上海文化遗产点今天首次免费开放。其中,老上海著名的“绿房子”吸引参观者络绎不绝,现场大排长龙,开放前两个小时就涌入千余人。

  “绿房子”首次对外开放

  “绿房子”位于上海静安区铜仁路333号,原为吴同文住宅,是邬达克巅峰时期作品。这座现代式宅邸还是上海第一家安装小型电梯的私人住宅,建于1937年,外墙贴绿色面砖,老上海人又习惯称其为“绿房子”。它也是邬达克在上海生活20年后创作设计的最后一个作品,“上海女人”程乃珊的作品《篮屋》的创作原型就在这里。

  “绿房子”现由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使用,经过1年的精心修缮,这次首次对外开放。因日常为工作场所,这或许也是它与广大市民亲密接触的唯一一次机会。

  参观者络绎不绝 两小时涌入千余人

  上午11点,记者在“绿房子”外看到,现场等候参观的市民排起了足有六七百米的长队,队伍一度从铜仁路北京西路路口排到愚园东路,志愿者和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

  据工作人员介绍,最早六点钟就有市民前来排队,因此将开门时间从9点提前到了8点30分。随后,前来参观的市民越来越多,据初步估计,开放前两个小时就涌入了千余人。因考虑到内部面积有限,接待能力有限,现场临时采取了限流措施,每批四五十人进入。

  老上海豪宅唤起市民怀旧情结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观者以中老年市民为主,也有年轻的老建筑爱好者。不少市民为怀旧而来,“以前在程乃珊的小说里读到过‘绿房子’,今天终于有机会一见了。”为了一睹邬达克建筑的魅力,有市民排队等了近一个小时。

  曾经无缘得见的老上海豪宅引发参观者的强烈兴趣,不少人持“长枪短炮”或手机,拍摄绿房子里的每一个细节,就连扶梯把手、天花板、地砖都不错过。但现场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情况发生,不少人为了拍照,踏上院内的大草坪,导致工作人员几乎每分钟都要劝回数个上草坪的参观者,以免踏坏草坪。(新民网 李若楠 萧君玮 李永生)


沙发
发表于 2014-6-16 10:16 |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2:57 |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4-6-16 10:16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地板
发表于 2014-6-16 14:46 |
关注支持,谢谢分享!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33 |
秋之韵 发表于 2014-6-16 14:46
关注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6
发表于 2014-6-16 20:29 |
浏览欣赏支持!
7
发表于 2014-6-16 21:14 |
感谢分享!
8
发表于 2014-6-17 06:06 |
欣赏学习支持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2:07 |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2:07 |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12:07 |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12
发表于 2014-6-18 18:16 |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19:03 |
渔水翁 发表于 2014-6-18 18:16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