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摄影作品--拍摄中的基本设计(3) 发布时间:2009-03-19 来源:美国摄影教程(第9版) 作者:[美]Barbara London,Ji 责任编辑:anne
重点与平衡
如何突出或压制照片中的某一部分,从而让观者知道照片的着重点或非着重点?如果照片中的每个部分过于平均,观者就会不知道该首先看照片中的哪一个部分。 照片中的对比能够吸引观者的注意。人类的眼睛能够迅速地发现物体的不同之处,例如照片中清晰与不清晰的部位、亮部与暗部或照片中的大物体与小物体。如果你希望突出照片中的某一部位,试着调整拍摄设置来实现。因为观者首先会看到照片中最清晰的部位,所以你可以通过将需要强调的被摄物处于对焦状态,而将一些次要的被摄物处于跑焦状态。此外,照片中的明暗对比也可以用于突出被摄物,如果体积较小的被摄物与大背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明暗对比,那么它还是会非常吸引观者的注意。 相机拍摄角度也能突出被摄物。如果一些次要的物体分散了观者对主体被摄物的注意力时,你可以采用近距离拍摄的方式来突出被摄物,因为近距离拍摄会使被摄物变大,从而排除了其周边因素的干扰。有时俯拍或仰拍也可以排除一些对照片效果产生干扰的因素。 合理应用拍摄场景周边的环境来增加对被摄物的强调。有些被摄物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例如,围墙、篱笆或某物的边缘等,但它们能够形成一种视觉排列,从而突出被摄物的效果(如右上图所示)。此外,位于两条线(虚拟或真实的)交叉处的点或被摄物,容易引导观者的视线,从而使观者的注意力发生转移。在拍摄时或许可以在前景中寻找些次要的被摄物来突出被摄物从而吸引观者的注意。一个较暗的物体要比较亮的物体更加容易突出主体被摄物,因为较亮的区域通常会比较吸引人们的目光(但是,有时也不一定是这样的)。 人们知道何时画面会处于平衡之中,即使他们说不出任何理由。虽然有时画面处于平衡之中时并不能引起观者太多的关注,但是画面不平衡则会引起观者在欣赏照片时产生不舒适或头重脚轻的感觉。从视觉层面上讲,暗部要比亮部显得重一些,体积较大的被摄物要比体积较小的被摄物重一些,还有就是位于画面边缘的物体要比位于画面中心的物体感觉重一些(就像在秋千上放东西的感觉一样)。此外,在画面的底部安排一些物体则可以让画面看起来稳重一些,可以避免头重脚轻的情况发生。 然而,对画面的重量感与其富有的张力感的分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一些简单的情况之外),实际上,你也不必过度关注这一点。通常,观者会比较直观地去注意画面的影调、尺寸、拍摄位置以及其他因素,所以当你通过取景框取景时,考虑上述一些因素就可以了。此外,在取景时,一定要问自己是否觉得取景框中的画面已经处于平衡状态或是否觉得某一被摄物太靠右了需要更正其位置等问题。然后轻微的移动来调整取景。即使拍摄位置发生的变化比较小,但这一变化却能使画面产生较大的改变。 有些照片中所体现出的张力感对照片来说是一种财富。中心对称的构图(画面两边的物体几乎是一样的)当然能够让人感觉画面非常平衡并具有一种稳定感,但是或许会让人觉得画面有点枯燥与单一。画面完美的平衡、和谐以及绝对的对称,虽然观者不会再向画面提出要求,但也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尝试着非中心,非对称地构图拍摄,虽然此举会有拍得不好的风险,但是却能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力(如《滑雪者》所示)。
摄影师:ROY CLARK 《麻烦的小溪》,1965年摄于肯塔基州 桥板和两侧绳索形成的线条,处于画面中央附近位置的主体,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位男子身上。他深色的形象与浅色桥板的对比,他刚刚抬起的脚以及他明确的目的地——眼前的房子等,都给这安静的景象增加了趣味。
摄影师:R.O.BRANDEN BERGER 《滑雪者》,1966年摄于爱达荷州 偏离中心的不对称构图会产生动能,这是中心对称的照片做不到的。试将一张白纸遮在图右下方,这样滑雪者就会处在画面的中央位置。照片本身仍然有趣,但却失去了原片中滑雪者顺坡而下的俯冲力度。
摄影师:DENNIS STOCK 《光影中的James Dean》,摄于1955年 为了强调主体,你可以用一个前景把它框起来。这幅演员James Dean的肖像照片摄于他去世那年,照片采用了楼梯井形成的深色阴影,将被摄者框在一片钻石形的亮光之中。Dean的形象充满矛盾:既坚强,又敏感;既富于孩子气,又有男人气概;既温文尔雅,又充满野性。而这张照片通过明暗分割反映了这些气质。被摄者的面部只能看见一半,头部形象则通过正面拍摄和墙上投影得到双重表现。
内容节选自《美国摄影教程(第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