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0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OS记录时间往事 十年西藏光影拾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8-18 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作者: 暗盒      
              编者按:EOS记录时间往事是佳友在线的一档特色栏目。在这里,众多使用佳能EOS系列相机多年的老玩家,分享了手中的相机陪伴自己记录光影的故事。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相机经历了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的大变迁。从当初的EOS 1N到现在的EOS 5D Mark III、EOS-1D X,EOS系列相机陪伴众多老玩家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忠实地记录下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现在,就让我们来聆听行业内多位老前辈的故事,去感受光影背后的EOS相机的魅力。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佳友在线网站的创始人、一位见证了相机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的老佳友——暗盒,让我们通过他在这过去的十多年里的行摄故事,一起寻找那个如璞玉般的西藏的时间变革,并借此回顾在这十年由胶片到数码时代的变革对于摄影人的影响。



借胶卷拍珠峰的故事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会经常和佳友在线网站爱好风光摄影的各位网友一同到全国各地的美景地去拍摄。西藏是个我们都十分认可的极佳拍摄地点,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在这里都有极好的素材可拍。2002年到2013年十年时间里,我们一行人多次到过西藏。

2002年我去西藏旅行,使用的是佳能EOS 1N胶片相机。那趟旅行时间很长,一共准备了不下50卷135和120的胶卷。行程安排是先从南线出发到达阿里,再从北线返回,拍摄珠峰被安排在了整个旅行的最后阶段。


暗盒在和其他影友借了一卷胶片后拍摄的珠峰 拍摄者:暗盒

在启程20天后,带去的135胶卷全部用完了。当时佳能相机上搭配的是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远摄变焦镜头,为了拍摄远处的珠峰手中的佳能相机是我唯一的选择。当时我走进一个帐篷,和里面一位北京同来的哥们说:“哥们,这一圈的行程下来,所有的135胶卷全部都用完了。能用我的120胶卷和你换一个135的胶卷吗?”那哥们也十分热心,直接送给我一个135胶卷。就这样,这一次用借来的胶卷才拍成了珠峰。

2013年是我最近一次再去拍摄珠峰。这一次,我带着EOS 6D、EOS 5D Mark III两台机身,除此以外就是那支跟随我十年之久的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镜头。拍摄了许多次珠峰,也用过许多器材,还是这支镜头的表现最稳定,用着最顺手。


很幸运,难得碰到雾散瞬间拍珠峰,2013年西藏行程中拍摄 拍摄者:暗盒

在珠峰脚下拍摄珠峰的时候,当地的风特别大。人需要死死地按住相机,否则,相机连带着脚架就都被风吹走了。


只是短短瞬间,雾气散开后的珠峰。拍摄者:暗盒

从最初的用EOS 1N这样的胶片相机拍摄珠峰,到后来的开始换用数码相机拍摄,多年的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对于胶片相机来说,数码相机的宽容度更高。不像VELVIA这样反差特别大的胶卷,数码相机有着更好的层次感,可以把雪山和雾气的细节全部体现出来。


2002年首次去西藏的暗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14:5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张胶片的故事

在西藏拍摄采风的时候,有段时间天天去大昭寺找素材。有一天拍摄任务结束之后,我正在喝着可乐整理器材准备收摊,只剩下佳能的135胶片相机还握在手中。按照我一向的拍摄习惯,我会让自己的相机里永远有一张胶片,所以当时相机里就剩下最后一张胶片。

就在这时,一位戴着红色帽子、身穿黄色大衣的大爷走进我的视线。当时,他身上暖色调的衣着和背景中的蓝天对比,真是绝妙的反差。于是我立即走上前按动了快门,用最后一张胶片记录下这个场景。


最后一张胶片所拍摄珍贵场景 拍摄者:暗盒

就在我拍摄完这张照片之后,广场上的人群涌了过来,刚刚的大爷淹没在了人群之中。刚才绝妙对比的景象一闪而过就消失了。

正如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所言,世间凡是都有其决定性瞬间,关键在于我们按动快门那一刻所记录的是什么。或许如果相机里不是只剩下一张胶片,又或者当初我手中握着的是一台每秒连拍数张甚至十几张的数码相机,当时的场景或许我能够拍的更好。这样的决定性瞬间稍纵即逝,以后再也没有看到的可能了。


使用数码相机的遥控拍摄功能拍摄的朝拜的人们 拍摄者:暗盒


利用EOS 6D的Wi-Fi功能来用手机进行遥控拍摄

2013年我再次来到西藏,这次装备的EOS 6D机身让我的拍摄更加方便。除了能像以往的数码相机一样拍摄,EOS 6D的Wi-Fi遥控拍摄功能也十分好用。用我的手机遥控架在脚架上的EOS 6D,让我有了更多拍摄朝拜人群的角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14:5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张胶片的故事

在西藏拍摄采风的时候,有段时间天天去大昭寺找素材。有一天拍摄任务结束之后,我正在喝着可乐整理器材准备收摊,只剩下佳能的135胶片相机还握在手中。按照我一向的拍摄习惯,我会让自己的相机里永远有一张胶片,所以当时相机里就剩下最后一张胶片。

就在这时,一位戴着红色帽子、身穿黄色大衣的大爷走进我的视线。当时,他身上暖色调的衣着和背景中的蓝天对比,真是绝妙的反差。于是我立即走上前按动了快门,用最后一张胶片记录下这个场景。


最后一张胶片所拍摄珍贵场景 拍摄者:暗盒

就在我拍摄完这张照片之后,广场上的人群涌了过来,刚刚的大爷淹没在了人群之中。刚才绝妙对比的景象一闪而过就消失了。

正如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所言,世间凡是都有其决定性瞬间,关键在于我们按动快门那一刻所记录的是什么。或许如果相机里不是只剩下一张胶片,又或者当初我手中握着的是一台每秒连拍数张甚至十几张的数码相机,当时的场景或许我能够拍的更好。这样的决定性瞬间稍纵即逝,以后再也没有看到的可能了。


使用数码相机的遥控拍摄功能拍摄的朝拜的人们 拍摄者:暗盒


利用EOS 6D的Wi-Fi功能来用手机进行遥控拍摄

2013年我再次来到西藏,这次装备的EOS 6D机身让我的拍摄更加方便。除了能像以往的数码相机一样拍摄,EOS 6D的Wi-Fi遥控拍摄功能也十分好用。用我的手机遥控架在脚架上的EOS 6D,让我有了更多拍摄朝拜人群的角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14:55 | 只看该作者
寺庙里 僧人的故事

我比较喜欢拍摄弱光下的人像,在西藏可以找到很多合适的环境。我去西藏的时候,偶尔会到寺庙里和僧人闲聊。在西藏,僧人的“宿舍”被称为“扎仓”,僧人会邀请我们到扎仓内小坐,我们会聊聊家常。

有一次,我邀请了一位僧人拍摄一张人物肖像照。争得了他的同意之后,我让他戴上了高高的僧帽(平时僧人不带僧帽),坐在了扎仓的窗户附近。从窗户透进来的光线刚好照亮僧人的脸上,就这样“摆拍”了这张照片。


用胶片记录的扎仓里带僧帽的僧人 拍摄者:暗盒

在后来使用数码相机拍摄西藏的时候,能明显地体会到数码相机拍摄的简单。在胶片时代,使用的每一卷胶片都有固定的ISO感光度,在光线不合适的场景有时根本没法拍。在数码时代就无需担心这个问题了。由于技术在进步,现在的数码相机可用的感光度一直在提高。只要是用心拍摄,想要拍出成功的片子还是很简单的。


数码相机拍摄的大昭寺中的僧人 拍摄者:暗盒

在西藏多次拍摄辩经的场面也让我有很大的感触。辩经很热闹,让人感觉是个特别好的拍摄题材,但实际拍摄的时候就会发现特别不好拍。辩经的场景人很多,缺少主体。一群人在现场杂七杂八,有时候看到某个僧人的时候姿态刚好,拍完却感觉很差。


大昭寺里的辩经瞬间 拍摄者:暗盒

拍摄了三四次辩经的经历给了我特别深刻的体会,之前用胶片相机的时候,拍完一卷回来冲洗出来才发现拍的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照片。和我一同前去的佳友,很少使用胶片抓拍辩经的过程,更多的是记录辩经的场面,虽然也能拍出较好的场面。但使用胶片的时候却从来不敢“狂按”,一场半个小时的辩经,场景从头到尾十分雷同,但每次又都有细微的差别。以前用胶卷的时候,没法做到数码相机这样一刻不停地捕捉,等到拍摄结束后再筛选捕捉的最佳瞬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