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光影中国@风影 于 2014-8-13 20:14 编辑
张元修及张氏家族系书香门第,诗礼传家的望族。张氏按照《黄帝宅经》中的“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和《三元经宅元》中的“地善则苗茂,宅吉则人荣……故人之民居大须深择”为选址原则,几经考察,最后确定在现在的建筑遗址处为张元修的三个儿子张维汉、张震汉、张兴汉创建府宅。三处府宅外有院墙维护,内有高墙分隔为单个独立宅院。 大门在古人的建筑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门是主人的脸面。古人认为建宅必先建好大门,建好大门才能充分利用住宅的内外风水资源。张氏三处府宅的门墩很大,如此大的尺寸规格,看似逾越了张元修及其三子的身份等级,在封建时代,越礼是要杀头的,但智慧的张氏人将门墩做成素面门墩,不雕龙刻虎,不用抱鼓石等高品级的官邸规格,目的就是为了等到张元修及子孙的身份达到一定等级之后,即可调换成同等尺寸的门墩石。 张氏人利用砖雕木刻艺术、门头文化隐约表达了主人的理想与追求,也体现主人的文化品位和门第身份。在张维汉宅的门楼上,两块砖雕分别是一个鹤,一个鹿,合起来就是“鹤鹿同寿”,大门左侧的砖雕上一个惟妙惟肖的猴子双手并拢骑在一匹骏马之上,其寓意是“马上封侯(猴)”。在张元修二儿子张震汉的门楼上,木雕为鹿,其寓意是“禄”。左侧砖雕上两只貔貅嬉戏相逐,其寓意是能食四方之财。在张元修三儿子张兴汉门楼仅存的木雕上,左右两只龙首蛇身的蛟驾云翻滚,翘首相望。在古代文化中,蛟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九霄,成为凌驾于真龙之上的神龙,其寓意也显而易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