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00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向右曝光”已不适用于数码相机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5-6 20:56 | |阅读模式
标题引起你的注意了吧?
除非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向右曝光”。你真走运。
先给那些还没被这个值得怀疑的教条洗脑的读者们解释一下,“向右曝光”是一条曝光原则:为了在数码相机上获得最佳画质,你应该在不溢出的前提下尽量过曝(让直方图尽量靠近右侧边缘)。
曾几何时,这条原则确实非常有道理,虽然不如它的拥护者宣传得那么夸张。曾几何时,数码相机就是噪点制造器,当时抑制噪点是提高画质最重要的事之一。提高曝光可以让相机捕捉更多的光子,从而实现低噪点。能在高光不溢出的情况下过曝就是胜利。
如今,噪点已经不是导致画质损失的元凶了,除非你是照片强迫症患者。现在的相机和传感器技术都有很大得提高。但是高光溢出并没有消失,而且仍然是数码照片画质杀手之一。
事实是,数码照片有点类似正片,没有过多的空间从没有细节过渡到少量细节。一旦你撞了墙,马上就会知道。
对于正片来说,你能做的最糟的事就是让高光过曝。很多职业摄影师会习惯性地让正片欠曝以避免此类问题。这样做的结果不够好,但是你还可以在洗印的时候进行调整,而过曝的高光是无法调整的。
理论上,你还可以使用不靠谱的右边法则。只是要小心不要让任何像素溢出。在实践中,说比做容易。直方图和相机LCD屏幕只能近似地反映照片的实际情况。即使直方图值得信赖,但高光区往往只有很小一块区域,很容易被忽略。同样在LCD屏幕上,照片被缩小之后,高光警告甚至都不够显示的。
图1. 原始照片被欠曝1档以上,以保留最多的高光细节。在ACR中转格式直出,不出所料照片看上去严重欠曝。
图2. 为了让演示更清楚,我在ACR中将图1转成了黑白,这样颜色就不会干扰我们的讨论。
除非你清楚面对的是低反差场景,否则向右曝光很容易让高光溢出。如果你希望得到最好的结果,让曝光远离直方图右侧是更聪明的做法。如果你清楚场景的反差很大,就应该更加远离右侧。让高光在你的控制范围内,让阴影顺其自然。
当然,在调整照片影调之前,它看起来会很糟。照片会很暗,中间调看起来像木炭。就像图1和图2那样。
这张照片整体而言是用欠曝来保证高光细节。图2只是图1的黑白版本,没有颜色的干扰读者会更清楚地看到我想说的问题。无论对彩色还是黑白照片来说,高光溢出都同样糟糕。我之所以选择这张照片来做说明,是因为这种场景的反差非常大,不过这个理论对普通白天拍摄的照片也同样适用。这并不是一种针对特殊环境的特殊的技巧,而应该成为你日常工作的基本原则。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0:57 |

图3,即使有意欠曝,这张照片仍然有高光溢出的部分,即图中红色部分。
即使欠曝,这张照片仍然有高光溢出。图3是ACR中高光警告的截图。在一个高反差场景或有明显高光的照片中,无论如何曝光,总是会有一部分溢出。这些是如何欠曝也不能消除的。
图4.
图4左显示的是图1和图2的曲线。这是我的ACR的默认设置。曲线图下方是图2的直方图。注意几乎所有信息都集中在暗部,远离右侧。总体而言,有点太暗了。因此我像图4右那样调整了曲线。调整后的直方图如图4右下所示。图5是调整后的照片效果。
图5. 调整曲线后的照片。不错的影调,不错的过渡,没有更多高光溢出。
这样的曲线有3个主要的优点。首先,很明显它保留了照片高光,没有增加更多溢出。其次,在阴影区也产生了不错的反差。人眼对暗部的分辨能力很弱,因此增加额外的反差是好事。
第3个优点,也是最主要的,是降低了高光反差。这意味着高光点不会像突然出现的白点一样,高光细节会逐渐过渡到纯白。这和出色的暗房技术所做的是一样的。
如果你真的不能忍受照片上的任何噪点,使用降噪插件吧。不必用较高的设置,欠曝照片的噪点并没有那么严重。只需轻微的降噪就能让欠曝照片的噪点恢复到正常曝光时的水平,甚至更好。
总之,无论你做什么,不要向右曝光,除非你肯定没有任何高光会溢出。向右曝光是一个有问题的法则,现在我称其为危险区。
(编译/新摄影)

板凳
发表于 2012-5-6 22:43 |
多谢版主分享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3:12 |
西风画扇 发表于 2012-5-6 22:43
多谢版主分享

谢谢好友赏评!{:soso_e183:}
5
发表于 2012-5-7 09:40 |
感谢分享,好好学习
6
发表于 2012-5-7 09:40 |
收藏   学习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13 |
四季风—红叶 发表于 2012-5-7 09:40
感谢分享,好好学习

谢谢老师关注!{:soso_e183:}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13 |
云追月 发表于 2012-5-7 09:40
收藏   学习

谢谢好友赏评!{:soso_e183:}
9
发表于 2014-10-28 10:18 |
{:7_296:}{:7_296:}{:7_296:}{:7_296:}{:7_29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13:07 |

谢谢好友欣赏支持。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