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15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拍出锐利的照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10-10 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在开始摄影一段时间后,总发现自已的照片,比不上在别人在网路上或杂志上的所拍的锐利。这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购入更昂贵的镜头,希望拍出更漂亮的照片。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尤其对于资金并不充足的新手而言,这更不是一个最好方法。这篇文章就是希望为你解构如何用较便宜的镜头来拍出锐利的照片

相片不够清晰锐利的原因
1 镜头的质素
2 快门太慢令相片模糊
3 浅景深的影响
4 高ISO时讯噪的影响
让我们用以下的篇幅来分享一下怎样利用现有的器材来拍出清晰锐利的相片吧!
为何非球面镜成像较锐利?
非球面镜能令成像较锐利,让我们看看球面镜(Spherical lens)和非球面镜(Aspheric lens)的分别。
很简单地说,镜头由多块镜片组合而成,而一般较便宜或旧式的镜头采用球面镜为主要组成居多,而球面镜的成像则较非球面镜为差。

从这两幅图所见,非球面镜可以把边缘光线准确地投射到感光元件上,所以非球面镜成像远较球面镜锐利。
而现在问题来了,非球面镜因为技术要求和原料限制,而因此成本较高,所以一般用在较新或较高阶的镜头上(也有用在一般DC和便宜镜头上,但塑材被限定在合成乙脂之类的材枓) ,那么除了使用非球面镜的镜头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来增加相片的锐利度呢?
如何利用较便宜的镜头,拍出锐利的照片呢?秘决就是“收细光圈
光圈(Aperture) 是一组在镜头尾部,用以控制进光量的叶片。
而光圈除了可以控制景深外,还可以控制成像的锐利度。原因正是和上面的球面镜和非球面镜的理论相似,如果收细光圈,那边缘不准确的光线将被阻隔,而达成较锐利和清晰的成像。
让我们看看以下用不同光圈拍摄的例子:

从左至右分别为f3.5、f8、f11所拍摄的同一张照片(参数仅做参考,小五/小三最小光圈为f8)

在小光圈下,小猪的成像的确较清晰和锐利。
收细光圈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1 留意快门速度 手持的话快门速度不应慢过1/60秒,否则成像可能会不清晰。或者可以开启镜头的防震功能(Nikon: VR/Canon: IS),可以把手持的安全快门减慢。
2 不要把光圈收得太小 光圈在太小时画质并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因此不要把光圈收得太细,F/5.6 – F/7通常是最佳成像的光圈。
3 高ISO令讯噪增加 收细光圈后,进光量同时亦会减少,因此我们或许需要调高感光速度(ISO)来使快门加快,但要留意,感光速度太高同时带来高杂讯(noise ),反而影响画质,一般建议把ISO保持于200或以下(针对小5/小3)
4 利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如果光源十分不足,以慢快门,收细光圈,低ISO,是得到最佳成像的最好选择。
其他达致锐利画质的手法:
1 笔者现在基本使用“光影魔术手”先进行曲线调整,然后“精细锐化”,详细方法可以搜索刺客技术帖。感谢刺客的技术分享
什么情况下不该收细光圈?
1 如果在低光(如夜晚, 室内) 拍摄,而没有带脚架和闪光灯等辅助器材,应用大光圈拍摄以避免调高iso,因为大光圈比高iso成像更好。
2 拍摄主题为少女,小孩,或你希望画面更有梦幻感,大光圈柔和成像比小光圈锐利成像更为切合主题。
3 如果希望有强烈浅景深效果,利用大光圈更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后记
不同的情况应该要有不同的光圈设定,大光圈虽然可以拍出漂亮的散景,但最大的光圈也会影响相片的清晰和锐利度(特别是风景照),所以不要无时无刻都使用最大光圈来拍摄。看过这篇文章后希望大家可以拍出一张张清晰锐利的照片吧!

以上文章转自摄影之友,由“奥巴羊”稍作改动以适150相机,权当抛砖引玉,望大家多来分享技术收藏、技术心得吧。
给好友们请安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2 14:13 | 只看该作者
简单印象----
   走向大自然,给自己疲惫的身心放个假,寻找那一片洁净的天空,一个简单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8 14:1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强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20 08:4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强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8-14 16:1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