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468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日落京都游 花开花谢樱花旅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4-10-28 09:54 |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责任编辑: 瓶子木      
              京都(Kyoto)是日本千年古都,人口150万。从公元794年到1868年的一千多年里曾为日本的首都。京都古城仿照中国唐代長安的棋盤式布局,城内分洛東,洛西,洛北,洛南和洛中,市区面积不大,东西宽不到9公里,南北长大约11公里,如果骑自行车从东到西45分钟就可以横穿市区了。京都市周围三面环山,市区内道路起伏,呈现北高南低,东西高,市中心低,骑自行车都是走到人行便道上,有的地方,人行便道中间立着一根电线杆,走起来很别扭,不过骑车也有好处就是非常自由,想在那里停下来就可以拍照。京都春有樱花,秋有红叶,这两个季节是这座城市的极美之时。京都古代文明保存得相当完好,市区小街小巷如同毛细血管,非常像北京的胡同,其名称也很有趣,河原町三条、四条,大宫五条,走进去就觉得恍若置身于北京的西四和东四地区。
图片来源:佳友在线论坛  拍摄者:卢荻秋 山娃 老淡



京都大学的时空钟


京都修学院离宫全景图


京都东山的嵯峨野峡谷和大堰川秋色

二条城位于当时古城京都的二条通尽头,城以街道名称命名。二条城建于公元1603年,是幕府将军德川家康为了保卫京都御所(皇宫),并且有利于自己到京都拜访天皇时安全居住而修建的。二条城建有东西约500米、南北约400米的高大围墙,并挖有壕沟。城墙的东南和西南角各建有一座角楼。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9:55 |

穿过二条城的大门,被誉为日本国宝的二之丸御殿呈现在眼前。二之丸采用了唐门风格的装修,散发着深厚的盛唐文化气息,是在江户时代是最豪华气派的建筑。二之丸御殿于公元1603年完工,而后,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再将本丸内的城域扩建成现在的规模,到了1867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光庆喜“大政奉还”于皇室朝廷,奉还的仪式就在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内。

二条城见证了德川家的荣枯兴衰,是日本历史朝代的移转之地,里面值得一探的建筑文物相当多,例如小堀远州设计的二之丸庭园,以及由京都御所的旧桂宫御殿移筑而来的本丸等。二之丸御殿里共有远侍、式台、大广间、苏铁之间、黑书院、白书院等六个隔间,你可以从梁柱间的雕饰看出昔日繁华,而串联各隔间的纸门画,多半是“狩野探幽”及其门徒所绘制的,二条城也因而俨然成了“狩野派”日本画的史料馆。二条城内名为“鹂鸣地板”的走廊,人行走其上便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响声,是幕府统治者为保全自身安全而设的报警机关。




落日辉映古城


京都塔夜色

这就是京都最高的建筑了。


京都花见小路

花见小路,位于河原町四条以东,走进街巷,感觉就像来到北京的南锣鼓巷,街道两侧密布酒楼茶肆,还有教习女红的教馆,走到路的尽头,是歌舞伎馆,想着还不会走出几位歌舞伎来,结果等了好一阵,也没等来。倒是在街上碰到了一位。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9:56 |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清水寺为公元798年(延历17年)由延镇上人建造,是平安时代之代表建筑物,后来曾多次遭大火焚毁,现今所见为1633年德川家光依原来建筑手法重建,与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也是著名的赏枫及赏樱的著名景点。清水寺的山号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观音,原本属于法相宗这一宗派,成为北法相宗的大本山。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相传慈恩大师是唐僧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1994年,清水寺作为古京都文化遗产的一部登录于世界遗产名录上。



走过这条古老的小巷,就能看到清水寺了。



京都御所

京都御所和仙洞御所建在京都御苑内,可以说是一个大院墙套着小院墙的建筑群,京都御苑范围很大,周边长达4.25公里,院内广种参天大树,还有许多重要的文物遗迹,御苑内现在是一个公园,人们自由出入休憩活动,但不能随意进入京都御所和仙洞御所,这两个地方必须提前预约。据说日本人想来参观,都要提前半年至一年预约,只是对持旅行签证的外国人特别关照,提前预约,隔天就能参观。

京都御所是日本平安时代时的政治行政中心所在地。从公元 784年奈良迁都到京都至公元1868年的明治维新迁都东京(江户)的1084年中,它一直是历代天皇的住所,后又成了天皇的行宫。现在的皇宫为孝明天皇重建,内有名门9个、大殿10处、堂所19处,宫院内松柏相间,梅樱互映。



京都御所内的承明门

承明门是一座中国式建筑,有 5 间、3 门、12 柱。是天皇行幸和上皇让位以及天皇即位、元服、立后、立太子等严肃礼仪时走的门。进了承明门,右侧有日华门,左侧有月华门,都是按中国风格建筑的门,结构与承明门相同,但比承明门少 4 根角柱。在日华门的东北角是春兴殿,这是一个全木质结构、铜瓦铺顶的侧殿,古代是天皇继位时放置神器和御镜的地方。现在的建筑,是大正天皇(公元1912~1925 年在位)即位时建造的。



京都仙洞御所

仙洞御所全园面积为 49,137平方米,其中北池为21,780平方米,南池为27,357平方米,是一个水面占很大部分的大池庭。庭园的南池被八之桥藤架等分为两部分,包括北池在内,庭园由三个部分组成。从北开始有“真、行、草”三池庭。北池部分东西稍稍长一些,东面、南面和北面是筑山,北西侧是被称为“阿古濑”的小池,其北岸上部是“纪氏遗址碑”和芝御茶屋遗址,东北山丘上是镇守社。无论是北池还是南池,园路都设置在山前,沿着园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庭园(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网页)。

参观仙洞御所,也感到这座园林建筑贯穿一个“朴”字,追求人工美化与天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无漆的小桥栏杆,据说就是追求一种刀削斧凿的原始工艺效果;小小的茶亭就用圆木支撑起来,天然质朴,看似一种“拙”,但拙得很有意趣。园林建筑小品是这个感觉。还有入门时看到的那座恢宏的御车寄,将山水之情寄予其中,独特的不对称屋顶,我就理解成巧借山峰的韵味,错落有致,产生阶梯式的韵律感,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不对称,就是破了祖宗的规矩。



                            [url=][/url]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9:56 |
京都东寺

公元794年日本迁都京都后,于796年在京都建立了东寺,又名教王护国寺。公元806年,日本僧人空海从长安青龙寺得道归国,在东寺宣扬佛法,是为日本真言密教的发源。公元823年,东寺被赐为真言密教的道场,以后虽数有灾劫,但世代香火旺盛,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东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建,1644年由德川家光重建的五重塔是日本最高的古塔,高57米。东寺的正殿“金堂”重建于1603年,是一座静肃宏大的建筑。空海居住多年的大师堂,又名御影堂,重建于1379年,其内供奉空海自大唐带回的密佛不动明王。讲堂则供奉有金刚大日如来等21座佛像。灌顶院则是对长安青龙寺建筑的仿建。

东寺院内的山茶树花开得繁茂,银杏金黄,枫叶通红,游历其间,更觉得充满唐风的建筑苍劲雄浑。





东本愿寺的大师堂





巨大的大师堂内部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9:57 |

京都金阁寺



枫树籽



京都的中国唐朝文化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9:57 |
待到樱花烂漫时







京都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继承着其古老风貌,但它并不守旧。在继承着原始的艺术、文化和传统的同时也在继续发展。众多的遗迹是走过的人们浏览着京都的故事和历史。

感谢您关注佳友在线。我们将向您呈现更新鲜的行摄资讯。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9:58 |
敬请欣赏{:7_294:}{:7_294:}{:7_294:}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7:05 |

谢谢红尘炼心老师赏评支持!下午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3:26 |

谢谢文刀老师赏评支持!下午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20:42 |
红尘乱心 发表于 2014-11-5 13:58
支持学习老师佳作!

谢谢好友老师欣赏支持晚上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21:11 |
红尘乱心 发表于 2014-11-6 09:05
支持 学习 老师佳作

谢谢红尘炼心老师赏评支持!晚上好!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