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草 于 2014-12-15 11:06 编辑
品对联 看衙风 ------读内乡县衙楹联随想 王文仲文/王福润 王文仲 赵晓星摄影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开座谈会时,给到会的市、县委书记们念了内乡古县衙的一副对联。 这事很快传向全国,有的县、市领导还赶去内乡观瞻。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就询问我的朋友,他们告诉我,这个县衙院内的厅、堂、门、廊上,保留下来一些楹联古对,皆为上乘之作。对此,零零碎碎我也查到几件,但不完整,总想着到那里去亲眼看一看。近日,这个愿望实现了。我们自办了一个“饮水思源采风团”,前往丹江口采风,借此机会,南阳的朋友带我们去了内乡,专访古县衙,才得以看个究竟。 参观古县衙,我着意留心那里的楹联,并拍了照片。观赏品味之余也有些启发,引起一些联想、思考。 这个远离皇城的小县,七八百年间,经历几个朝代的更替轮转,经历了新朝旧制的变迁,县衙建了毁、毁了又建,庙堂城郭有去有兴,但这个县衙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没有被毁坏,那就是县衙的“衙风”,让一代一代县令们接力一样的传承下来。这一点,从那些楹联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一些痕迹来。现存下来的楹联,可能没有建制那么久远,但它所表达的思想沉淀却可以追溯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这个县衙的“衙风”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植根于百姓。在这个小城中执事的历届县令实际做得如何,我无暇考证,仅从历史保留下来的对联来品味,这个“衙风”表现得很充分。 从我收集到的三十副对联来看(不含匾额),其中带“民”和“百姓”字词的联句,就有十一副,约占37%,如果加上含义中表达民意的联句就更多了。带“民”和“百姓”字词的联句,有的讲得很好,能让人感受到父母官体恤百姓的拳拳之心。如大堂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还有主簿衙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 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再就是习总书记在市县委书记座谈会上讲话时引用的三省堂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对联的上联连用四个“百姓”,最后一句来了个“归根结底”:“自己也是百姓”。这让人很容易体味到他们想要把自身植根于百姓之中的良好愿望。习总书记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讲得很到位。这个“官民关系”,我理解,就是民靠官引导、庇护,官靠民供衣、供食;官是一棵树苗,民是广袤大地,树苗植根于广袤大地泥土之中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要植根于百姓,不是说一说、写在对联上了事,要保证做到这一点,有两条非常重要,一是依法行令,二是廉洁自省。这是百姓接纳不接纳县衙官员的两块试金石。
关于依法行令,对联上有所体现。如二堂门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如典吏衙联:“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再如刑房对联:“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这三副对联,主要讲衙门行令、判事、赏罚,要无亲无故无私,量刑要有据有度有律,以天心、民意为重,不可徇情枉法。 关于廉洁自省方面,在这个衙门的对联中多有提及。如夫子院门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如典吏衙正厅联:“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如吏房对联:“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这几副对联把廉洁自省表述得很明白,它告诉人们,在这里为官,不要讲空话、大话,要以大局为重,多办实事,时时注意“省身克己”,事事想着“民生国计”;要清正为官,效廉自省,不管新官老官都无例外。这方面,县丞衙门联讲得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它说:“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 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它告诉我们,为官者要是宽厚一点,老百姓就多得一点实惠,当官的名声也会好一点;相反,你要是欺压百姓、搜刮敛财,哪怕是一文钱,那你在百姓心中也就不值一文了。说得多好啊!百姓心中有杆秤,不管你是新官老官、大官小官,他们都会称出几斤几两来。
内乡县衙建筑群保存完好,文物界、旅游界常把它和北京故宫相比,说“北有北京故宫,南有内乡县衙”。但从两座“衙门”的楹联来对比,它们之间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却各执一方。故宫中的楹联多为臣子写给皇帝看的,也有皇帝亲自题写的,歌功与自褒的东西不少,且晦涩难懂,离百姓生活相去甚远。还有学究们的文字游戏之作,更让百姓难以琢磨,如太和殿一副多音字对联:“乐乐乐乐乐乐乐;朝朝朝朝朝朝朝”,这副对联该怎么读、其含义是什么,有些识文断字的人都很难弄明白,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这就是故宫楹联和内乡县衙对联的不同之处。 所以我说,内乡县衙的楹联,除了年代留存久远、文化内涵丰富之外,它的生命力还在于,这些楹联以百姓好恶为分水岭,视民为根、视民为本。它以百姓好认、好记、好懂的文字,巧妙地借用楹联的对仗关系,运用褒与贬的对应词句,阐明官衙责任和百姓的期盼,如“欺人如欺天”与“负民即负国”;“宽一分”与“取一文”;“民多受一分赐”与“官不值一文钱”; “自己也是百姓”与“地方全靠一官”等等,揭示了官民之间的利害所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赞赏有加,他说: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内乡县衙通过楹联,展示官署的立衙之风,应该是一大特色。
2014年11月24日
(作者 王文仲 王福润 北京青龙桥军休所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