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的成因
“通透”是大多数影友对风光摄影的光线诉求,但笔者独独喜欢雾气的暧昧和那层揭不掉的神秘。壮丽的山川纵然可以震撼心灵,但洋溢着丰富情感的雾气同样可以带 来更多的想象。
雾的成因很复杂,事实上是一种运行在地表之上的云。雾是成千上万小水滴的聚集,可以阻挡光线,吸收光线或是让光线不断扩散。雾景有不为人知的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拍摄时机。
草原上的迷雾
雾产生的常见时间、地点和天气
旷野的清晨、狭长的山谷中、美丽的湖畔、幽静的森林深处、下着毛毛雨的阴天里
雾气的曝光
雾景不同于普通的风光场景。无论是阴天漫射光条件下的白雾,还是清晨被霞光染红的雾气,它们在画面中都是以高光区域的形态呈现的。
众所周知,相机测光是根据将画面还原为18%中性灰而完成的。如果画面中雾气所占的比例较小,使用平均测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画面中雾气所占的比例很大,使用平均测光会使雾气变得灰暗。此时,雾气的曝光类似雪景的曝光,需要对画面中的雾气点测光并增加1/3~1/2档的曝光补偿。
雾气的测光,也应根据拍摄对象、拍摄题材以及画面要传达的情绪进行不同的设定。需要着力渲染雾气的颜色时,可以适当减曝光补偿。需要表达逆光下明快和充满希望的情调时,可以加曝光,提升雾气的亮度,传递迷雾遮阳且光亮即将穿透雾气的仪式感。
弱光在迷雾的遮挡下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