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46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你拆解修理50mm F1.4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5-1-19 10:47 | |阅读模式

这枚50mm F1.4的保有量可真是挺大的,算是摄影进阶的标头必经之路,区别于普通青年(50mm F1.8II)和文艺青年(廉价50转接)。

  作为一名资深摄影初学者,当初在58口的这货和77口的sigma 50mm F1.4之间犹豫良久,虽然明知sigma完胜,但是我揉了揉自己的颈椎,最后选择了小巧轻便的这货。

  它作为挂机头半年来跟随我四处游荡,表现一直可圈可点,分量轻不压手,对焦快不犹豫,体积小不显眼,是一枚在关键时刻能让人信赖的小伙伴。

  然而上星期在大连它对焦却忽然失灵了,只能在1.5m外到无限远合焦,1.5m以内无论怎样转动对焦环前组也不动。问了几个人发现还不是个例。即便没严重到转动不能,对焦不畅也总是有的。

  回家后想到又要去维修站送钱了总觉得不甘心,于是干脆自己拆了修修算了。

  拆这头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多。纸、笔、小透明胶,螺丝刀。

  准备好纸、笔、小透明胶,螺丝刀。

    外表上看镜头并没有致命伤,跟活着一样。估计是受了什么内伤。

  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拆起吧,先从尾部开始,这里有三枚螺丝,两个固定后面和触点,一个固定后面和压圈。

  内位看官说了,拆头一把螺丝刀就够了,你那纸、笔、胶带是用来作甚。

  哎,您听我细细道来,楼主打小就好拆东西,那时候仗着年少无知,真可谓是人挡拆人,佛挡拆佛。

  这纸、笔、胶带就是为了不倒童年覆辙,拆了还能再装回去。

  然后拆后面,四颗大螺丝。

  螺丝拆好之后手指就能放进去了。不过别着急拿下来,触点下面的排线很敏感,玩坏了就哭去吧。

  这时候翻到背面,这里有四个塑料扣,用螺丝刀逐个轻轻翘起,压圈就能分离开了。

  后面看看分离开来的效果。

  分离开来。

  然后拆AF/MF开关。使点劲从槽里顶出来就行。

    然后返回头拆镜头前面裸露的三颗螺丝。

  全都拿下来,里面有一个塑料垫片别弄丢了。

  随后,开始拆开镜身的触点。

  镜身这里有一个触点,需要拆下来。

  电路板上只有一颗螺丝,拔下排线就可以拿下来了。其中白色的的排线能直接拔下,其余两个需要用螺丝刀撬开白色的压片,注意,白色的压片是夹在黑色的底座上的,能拿下来,千万别去撬黑色的地方。

  现在镜筒上能看到三个横向的滑道。

  拆了白色的塑料片前组就能拿下来了。

  这里一般就是问题所在了,前镜组沿着滑道在镜筒里面移动,无限远的时候在最上面,不过这时候前组是完全缩进镜身的;最近合焦(这只头是0.45m)的时候在最下面,这里的金属很薄,而且这时候前组是突出的,如果受到的外力比较大,就容易造成滑道变形,从而影响对焦。

  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哐哐哐.....砸回去(好吧,这看起来确实不大像在修镜头)。

  对于我这支头来讲,镜筒上的滑道也有些变形,不过肉眼看不出来,手头没有工具也没法修正。于是干脆放弃了其中的白色塑料片。

  现在只要调整好了原样装回去就大功告成了,对焦依然坚决果断,又是一条好汉。

  我觉得这支头应该是在包里被挤坏的。

  虽然它死而复生了,可是拆了一次才发现,这头可真是脆弱,而且其他拥有类似结构的镜头也都差不多(比如50mm F1.8II)。尤其像我这样使用上并不细心的人,这样外露的浮动前组如果得不到保护,损坏也只是时间和机会的问题。

  目前能想到的保护手段,除了每次用完恢复到无限远,剩下的也就是遮光罩了,还有,赶快扔了任何形式的拧在滤镜口上的遮光罩吧,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了,祝你们好运。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 18:18 |
{:7_307:}{:7_307:}
板凳
发表于 2015-1-28 11:11 |
支持学习老师佳作
地板
发表于 2015-1-29 12:24 |
支持 学习 老师佳作
5
发表于 2015-2-6 13:15 |
支持 学习 老师佳作
6
发表于 2015-2-6 14:17 |
支持学习老师佳作
7
发表于 2015-7-30 17:59 |
感谢分享!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